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测绘学   217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264篇
地质学   549篇
海洋学   116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1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传统GIS平台在集成应用方面,体量大、费用高、功能大而全,尤其对于非专业用户缺乏性价比,缺乏直接面向用户的专题性解决方案。在开发方面,模块可复用性低、系统扩展性差。针对这些问题,分析服务架构的特点及其模块之间的协作方式,采用套件、总线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套件技术的一站式GIS系统框架结构,该框架的套件设计赋予套件层高灵活性,能够在GIS系统中灵活组装以达到设计目的。总线的设计支持功能服务的分散组合,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伸缩性。总体上实现了一种松散的系统体系结构,支持功能服务的分散组合及可复用,并在实际中得到应用,验证了该框架结构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火试金法测定铜精矿中金含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火试金法测定铜精矿中金含量的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分析了铜精矿样品称量、铜精矿样品的不均匀性和配料处理,以及金粒称量等因素对金含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并得出火试金法测量铜精矿中金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成矿带是我国重点成矿带之一,分布着众多的铜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多样.通过对梁家铜多金属矿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等分析研究,得出矿区矿化类型有四种:接触带矽卡岩型、受层间破碎带控制的矽卡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斑岩-矽卡岩复合型.其中石炭纪藕塘底组(C2o)地层中受接触带构造控制的矽卡岩型和二叠纪茅口组(P1m)地层中主要受层间破碎带控制的矽卡岩型为矿区主要矿化类型,矿液分别来源于侏罗纪早世梁家单元(γJ1L)黑云母花岗岩体及白垩纪晚世五府岗独立单元(γπK2W)花岗斑岩体.深部的含矿流体随岩浆沿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向上运移,在运移过程中含矿流体不断分离、富集,逐步形成富矿热液.在岩浆演化的晚期,富矿热液在近地表附近沿着被交代岩石的接触面或甚至脱离岩浆体系沿着有利围岩层间破碎带发生交代作用而形成矿床.结合其它控矿因素得出该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在青岛大港进行了稀释因子的现场模拟试验。通过试验,搞清了青岛港港池海水的稀释扩散规律以及风、流、浪。潮等诸因素对稀释因子的影响,为保护青岛港湾的环境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的过度砍伐,引起大气CO2浓度大幅度增加,但同时由于"Suess"效应,大气δ13C值却在不断下降。研究大气δ13C值的变化历史,不仅有助于预测其今后的趋向,而且可以用来了解碳循环的自然变率和校正全球碳预算模型。由于直接的仪器测量从1978年才开始,因此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替代方法。利用树轮δ13C值重建古大气δ13C值的变化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树轮δ13C值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从树轮δ13C值中得到的大气δ13C值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分析了树木生长季(5—9月)温度和降水对树轮δ13C值序列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降水对树轮δ13C序列的趋势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树轮δ13C值近几十年来下降的趋势主要反映的是大气CO2浓度的增加引起的"Suess"效应。但自然灾害的发生和树轮δ13C值的边材效应可以改变这种结果,如新疆昭苏树轮δ13C值和年轮宽度分别在1969年和1967年突然升高以及青海祁连树轮δ13C值在1990年后上升。  相似文献   
6.
一项水文地质研究成果表明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严重实施综合治理已迫在眉睫莱州湾南岸海水入侵日益严重,已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速度,从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并被地质矿产部列入“八五”期间重点项目。由山东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承担的该项研...  相似文献   
7.
210Pb测年法的数据处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兴伦 《海洋科学》1986,10(6):13-17
~(210)Pb是天然放射性铀系的一个子体成员,半衰期为22.3年,可用来测定冰川、积雪、湖泊及海洋沉积物的年龄和堆积速率。由于化学分析和物理测量方法的日臻成熟,它已成为最可靠的近百年左右的测年法。这对于沿海海洋工程的建设、海洋开发、海洋地质学和海洋生物  相似文献   
8.
呼伦湖的近期扩张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近20多年湖泊水量平衡分析发现,湖泊水位变化主要由湖盆内径流补给量的丰枯决定。进一步分析揭示,呼伦湖地区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本世纪以来随气温升高,随水有增加的趋势。降水增加导致入湖径流量,湖水位上升,呼伦湖本世纪以来的扩张与内蒙古东部地区其他内陆湖泊的变化一致,但这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内陆干旱或半干旱区是独一无二的,为此成为这一地区气候变化的指示器。  相似文献   
9.
东海大陆架海水总β强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大部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能放出β粒子,所以,可通过测定海水总β放射性的方法来了解海洋污染的状况;特别是在有新的核试验时,这种方法更能达到快速的目的。1954年,美国在太平洋比基尼和安尼维托克岛进行核试验时,日本首先研究和使用了这个方法,至今,在日本一直保持了测定海水总β的项目。1979年我国出版了海洋调查规范,其中也规定了测定总β的方法和要求。1978年7—8月,我们在东海大陆架调查中测定了海水的总β强度,确定了总β放射性水平以及总β强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10.
长江及其入海口附近总β放射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氯化钡-铁明矾法测定了长江及其入海口附近的总β。发现江水的总β低于海水。江水总β的波动范围是0.88—1.40pCi/L,平均1.13pCi/L。海水总β的波动范围是1.73—3.32pCi/L,平均2.23pCi/L。回归计算表明,在所考察的海域内,总β与氯度间的相关系数是0.916,其回归方程式是β=1.18+0.075Cl,长江水对东海的总β起着冲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