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亚硝酸根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易与仲胺、酰胺等反应生成致癌的亚硝酸胺化合物,因此,它是水质、环境、食品等检测的一个重要项目。亚硝酸根的测定通常采用Griess法,但所使用的α-奈胺是一种致癌物质,易污染环境。催化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有较高的灵敏度,笔者发现,在磷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酰胺黑10B褪色反应具有灵敏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人体内铝含量过高时,易引起人体早衰、痴呆等症状,因此,测定水样中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光度法测定铝对乙酰基偶氮胂(AS—ApA)曾用于钍、稀土的吸光光度测定,本文采用ASApA为试剂,建立了水样中铝含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废水中二苯胺的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不能直接测定水中二苯胺的含量,需经过提取、浓缩等过程;液相色谱法则操作费用较高。因此,这2种方法作为选择工艺条件的监测手段都有缺陷。本文利用二苯胺易被氧化的性质建立了水溶液中二苯胺的间接吸光光度法。该法的原理是以铁(Ⅲ)—邻菲罗啉混合液为显色剂在一定的条件下使二苯胺将Fe^3+还原为Fe^2+,产生的Fe^2+再与邻菲罗啉显色并测定,从而间接测定出废水中二苯胺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低温碱性溶液中微纹长石溶解性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微纹长石在碱性溶液中的溶解过程及表面特征变化规律进行实验研究,温度为60℃,实验溶液分别为NaOH(pH≈8)、Na2CO3,[ρ(Na^ )=26μg/mL]和NaCl溶液,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ICP-MS测定实验前后微纹长石的表面特征及实验溶液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H值升高,微纹长石的溶解性增强;微纹长石的溶解不是被单一反应模式所控制,而是在表面控制(surface-conrtolled)、扩散控制(diffusion-controlled)和次生物相形成三种过程交替进行的结果。碱性溶液中长石表面反应分三个步骤:H^ 与长石表面碱性阳离子交换反应;OH^-联合已进入长石架状结构内部空隙,具较大结合能的Al-O键逐步破裂,并生成铝的水解产物而溶出;表面形成富Si的络合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