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七十年代初期,笔者在西峡、卢氏一带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发现一套细碧—角斑岩系,划为下震旦统;经进一步工作后,命名为二郎坪群,时代归中元古代。近年,又取得一些新的资料,对解决北秦岭地层层序、构造演化,以及某些成矿作用提供更多依据,但也产生了一些不同的认识,现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北秦岭华力西褶皱带的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有关地层的观察。提出北秦岭在加里东褶皱的基础上,有一广泛的泥盆纪时期的海浸,最后形成华力西褶皱带。  相似文献   
4.
北秦岭的小寨组、柿树园组和粉笔沟组为同属一套地层,它们是在加里东褶皱带的基础上形成晚古生代泥盆纪冒地槽的深水相复理石建造,在泥盆纪末,地槽褶皱回返,开始形成了一个海西褶皱带。  相似文献   
5.
二郎坪群的含义、层序和构造格架、地层时代以及形成大地构造环境等方面是目前对二郎坪群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不同认识和看法,笔者从各方面资料分析,对上述几个问题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6.
7.
二郎坪群的研究一直处于在不同认识的争论中,随着实际资料的积累,已逐步趋向一致。综合十多年来二郎坪群的不同认识,选择其中群的划分对比和大庙组的构造格局等两点再次提出商议。  相似文献   
8.
河南南部的秦岭构造带,受北北东向深断裂的切割,可以大致划分为秦岭、桐柏和大别区段。根据已知地质和矿产的特点,反映了它们目前是纵向上不同构造层次经剥蚀而暴露的面貌。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对河南登封石牌河“变闪长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讨论。初步认为该岩体不是一个成分单一的岩体,而是由二长岩—闪长岩组成的较复杂岩体、并曾受到后期钾化。三个稀土元素模式图十分一致,说明属同一系列的岩体。图上显示轻稀土明显富集,无负Eu异常,∑REE为378.43—488.05。Eu/Eu*=0.77—0.88。岩石中锆石的U-Pb一致曲线上交点年龄为2520±17Ma,代表了岩体侵位和结晶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二郎坪群两点商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守文 《河南地质》1994,12(1):36-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