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7篇
  201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1 毫秒
1
1.
珠江河口湾伶仃洋淤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乔彭年 《海洋学报》1988,10(2):204-211
本文主要讨论了珠江河口湾伶仃洋的淤积发展、泥沙来源以及淤积速率的问题,根据分析,可得到如下初步认识:(1)从整体上和长时段的角度考虑,伶仃洋属于以径流作用为主的潮汐河口;(2)伶仃洋淤积的泥沙主要来自陆上径流;(3)伶仃洋淤积主要是西部浅滩的淤积,预计今后将以向东南方凸出的圆弧状形式向海淤进;(4)基于伶仃洋淤积发展与一般径流型三角洲发展模式的相似性,应用计算水库淤积的Lapshenkov公式,对伶仃洋淤积的终极年限作了初步估算,假定上下边界的水沙条件及水域边界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求得伶仃洋淤识的终极年限为490年.应用此公式的计算精度,随着复测地形资料的积累,尚可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珠江口伶仃洋萎缩消亡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日  乔彭年 《热带地理》2012,32(3):260-262
珠江口伶仃洋的萎缩消亡,涉及粤港澳三地的经济发展和广州港航运盛衰,向为学者注目,已有不少预测.文章从内伶仃洋属径流作用为主的特性出发,提出以历史地貌学和沉积学的方法,用水库淤积的Lapshenkov公式计算其萎缩消亡时间,结果显示:其演变至潮坪阶段为241 a,到平原阶段为342 a.  相似文献   
3.
钱塘江河口在平面外形上为一漏斗状的河口(图1),在它的纵剖面上,于乍浦、闻家堰之间有着显著的隆起,好象门坎一样,称做河口沙坎。 漏斗状的河口,导致潮波在杭州湾传播过程中,加大了潮差和增强了潮流,加上沙坎  相似文献   
4.
钱塘江河口沙坎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塘江河口在平面外形上为一漏斗状的河口(图1),在它的纵剖面上,于乍浦、闻家堰之间有着显著的隆起,好象门坎一样,称做河口沙坎。 漏斗状的河口,导致潮波在杭州湾传播过程中,加大了潮差和增强了潮流,加上沙坎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西江干流河床演变的近代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江干流下游具有强径流与中等潮流的动力特性。汛期,径流作用处于完全控制的主导地位,但在枯水期,潮流势力又可深入到河口以上一百公里的距离。与珠江三角洲其它河口对比,西江口门具有径流及输沙最强而潮流最弱的特点,这对河口淤积发展是极为有利的条件。就整个珠江三角洲来说,西江来水来沙量均占绝对大的数量,所以它是形成整个珠江三角洲主要的动力和物质来源。因此,对西江下游河床演变规律的研究,无疑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整个珠江三角洲近代过程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的珠江口东部山区河流特征有:河系基本特征,河道水文与泥沙特征,河床特征。此外,还概述了由当地河川经流分配不均而引起的洪涝旱等灾害的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