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拓展入境旅游外国市场规模、改变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二八"结构是中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市场竞争态理论分析了1995—2010年间我国23个入境旅游客源国结构的变化过程、规律和趋势。研究表明:①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国结构不均衡且相对稳定。②12个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国规模位序呈现出3个组团。③1995—2010年间,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等明星市场演化为金牛市场的同时,幼童市场数量增加。提出了恢复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的明星市场地位和重点拓展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幼童市场以及改善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国结构、拓展中国入境旅游外国市场规模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旅游城市之间的入境旅游流关系角度,通过绘制旅华美国旅游流分布图,构建旅华美国旅游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旅华美国旅游流的流向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旅华美国游客主要从北京和上海出入境中国;旅华美国旅游流分布范围较广,以长三角地区最为密集,其中有11个节点城市、4个城市对和5条旅游线路最受游客青睐;旅华美国旅游流网络为“核心-边缘”结构,网络密度低,其中核心节点11个,边缘节点44个;核心节点在网络中承担着扩散中心、集聚中心和中转中心等不同的角色功能,并对边缘节点具有控制作用;网络中存在10个派系,各派系成员个数均较少,口岸节点在派系中多次出现.  相似文献   
3.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流空间结构特征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空间状态,能够反映出一定区域内旅游要素的空间组织形态,对其进行研究可为旅游活动管理提供指导。本文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流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旅游网站平台获取642篇有效游记,采用内容分析法从中提取出研究所需的旅游线路,利用地图分析法对景区旅游流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景区的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1)五台山景区单景点旅游流主要分布在台怀镇核心区的黛螺顶、显通寺、塔院寺和五爷庙4个景点。多景点旅游流主要分布在台怀镇内的"一区七点"。显通寺和塔院寺、菩萨顶和显通寺、五爷庙和塔院寺三对节点间的旅游流流量位居前列;(2)五台山景区旅游流网络规模为54,密度为0.19,点度中心势为0.43;(3)五台山景区旅游流网络节点中,黛螺顶、罗睺寺和西台为起点,黛螺顶、显通寺、菩萨顶、罗睺寺、殊像寺、塔院寺和五爷庙为核心节点,终点包括菩萨顶和龙泉寺;中介点包括黛螺顶和五个台顶;黛螺顶、北台、南台和南山寺占据着结构洞位置。通过研究为五台山景区合理布局旅游设施、规划旅游路线和高峰期旅游容量的控制等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弥补景区尺度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