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傅亚维 《地理教学》2006,(12):10-12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将民族精神教育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小在优越生活条件下长大的高中生,很难深切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因此二勃课改“民族精神教育进学生头脑”的理念在很大程霞上依托“民族精神进课堂”的实质性落实。虽然:弛理学科有着独特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丰富的德育内涵,但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地理学科的课堂德育教育存在着内容单一化、方法形式化、更新滞后等问题。笔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让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辨析社会是非、参与社会改革,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是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傅亚维 《地理教学》2007,(12):26-28
一、调整“人口增长”专题教学策略的由来 人口问题是关系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之强,中国人口的增长、发展和变化对世界人口的发展变化影响很大。上海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人口增长”专题,是通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金字塔图的分析、讨论,使学生认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理解两类不同国家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的差异。因此,“人口增长”专题是对学生进行我国人口国情和人口政策教育的好教材和好机会。  相似文献   
3.
台风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和重要的影响。与原教材“气旋”相比,上海新教材“东南沿海的台风”内容侧重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前者侧重气旋的形成及对天气的影响,内容上倾向于学术性;后者侧重台风的形成条件、移动路径及对发生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内容更侧重于实用性,“东南沿海的台风”在提法上也更贴近现实的生活i“东南沿海的台风”与“上海的寒潮”和“江淮的梅雨”共同构成东南沿海地区最重要的天气现象学习专题。其专题学习的形式与目前互联网上各大科普网站,如“大气网”、“中国台风网”、“岩石网”等等的内容编排形式基本一致,新教材中出现的各专题内容几乎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专题网站。这样,以专题学习为线索的新教材为网络教学资源的广泛利用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丰富的专题网络教学资源也为新教材的教学搭建了丰厚的知识平台,极大地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强了教与学的科学性与趣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