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1.
气象节目播音员和电视节目主持人相比,缺少了形象上和观众直观交流的有利条件,只有通过声音使听众了解我们所传达的信息,展现气象节目独特的魅力.因此,声音能力对播音员来说,尤为重要.播音中的语言表达,是通过嗓音,也就是声音来完成的.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一样,其发音效果也就不同.播音能力的成熟是需要过程的,而这个过程就仿佛是在寻找我们声音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查结果引爆了电视界,<天气预报>节目排在收看电视节目类型排行榜首位,成为观众最喜爱收看的电视节目.时隔不久,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当天,为了亲眼目睹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5000多名北京市民在国家气象中心楼前排起了400米长队.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气象播音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当播音内容短小时,声音效果还不错;当内容稍长或连续工作时,就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非常吃力,甚至声音嘶哑,嗓子疼痛难忍.有时还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播音内容表达需要连贯、自如、平稳时,会出现喉头捏紧、气喘吁吁的现象;当播音内容表达需要声音力度加强、音量增大时,声带会由于负担加重而使声音失去弹性,原来的音色变得干涩,甚至失声.在播音中出现这些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气息调理不好,气流没有持续补充,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气象节目播音员和电视节目主持人相比,缺少了形象上和观众直观交流的有利条件,只有通过声音使听众了解我们所传达的信息,展现气象节目独特的魅力。因此,声音能力对播音员来说,尤为重要。播音中的语言表达,是通过嗓音,也就是声音来完成的。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一样,其发音效果  相似文献   
5.
碳酸盐岩化学风化碳汇降低了大气CO2浓度上升和全球变暖的速率,然而,其碳汇通量(CCSF)的估算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并且气候变化和生态修复对CCSF的贡献率尚不清晰.为此,本文汇编了中国不同流域离子浓度站点数据,并采用经典热力学溶蚀模型,重新评估了中国1991~2020年CCSF的潜力和时空格局,并定量分析了温度(MAT)、降水(MAP)、蒸散发(ET)、土壤水(SM)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因子对CCSF的贡献率.结果发现:(1)中国CCSF为22.76t CO2km-2a-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5.77t CO2km-2a-1);总量(CCS)为4772.67×104t CO2,以252.98×104km-2的碳酸盐岩面积贡献了全球14.91%的CCS.(2)中国CCSF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其中南方岩溶区、青藏岩溶区和北方岩溶区CCS...  相似文献   
6.
生态修复措施会对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产生强烈影响,因此量化石漠化治理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在西南喀斯特地区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回归分析以及残差趋势分析等方法,揭示了2000—2020年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及生物多样性的时空演变规律,量化了石漠化治理等因素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结果表明: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以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为主,石漠化总面积减少了10.25万km2,减少速率为0.49万km2/a;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总体呈增加趋势,生物多样性综合指数均值为0.40,总体维持在中等水平;石漠化治理和生物多样性呈正相关关系,其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为26.39%;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分别为52.78%、47.22%。结果表明,石漠化治理对生物多样性表现出积极贡献,对后续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气象播音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当播音内容短小时,声音效果还不错;当内容稍长或连续工作时,就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非常吃力,甚至声音嘶哑,嗓子疼痛难忍。有时还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播音内容表达需要连贯、自如、平稳时,会出现喉头捏紧、气喘吁吁的现象;当播音内容表达需要声音力度加强、音量增大时,声带会由于负担加重而使声音失去弹性,原来的音色变得干涩,甚至失声。在播音中出现这些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气息调理不好,气流没有持续补充,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中设置快速移动画面和特技时,会出现抖动和横的锯齿线.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场"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中设置快速移动画面和特技时,会出现抖动和横的锯齿线。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场”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查结果引爆了电视界,《天气预报》节目排在收看电视节目类型排行榜首位,成为观众最喜爱收看的电视节目。时隔不久,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当天,为了亲眼目睹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5000多名北京市民在国家气象中心楼前排起了400米长队。这两条消息不约而同地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天气预报》这种与观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必视性”节目蕴含着无比巨大的信息潜力和经济效益。因此,如何认识《天气预报》节目的“必视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