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4月12日夜间至13日凌晨,利用卫星云图、雷达监视天气变化趋势,抓住有利天气过程,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此次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效果十分明显,对久旱的黔西南州有一定的缓和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本文对此次人工影响天气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统计分析,为以后的人工增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地面测报工作中,因仪器、人为等原因,测报人员经常会遇到自动站降水异常的情况,如何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下的降水记录和发报,该文结合业务规定对自动站常见降水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出类似情况的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强宜  张海  凌明  段荣 《贵州气象》2011,35(6):22-24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黔西南州2009入汛后出现的第2场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从天气环流形势、影响系统、物理量场、雷达回波以及数值预报产品的检验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区域性大暴雨天气过程是受高空低涡切变与地面辐合线共同影响而产生的,同时从物理量场还分析出在暴雨区存在较大的潜在不稳定能量。  相似文献   
4.
利用望谟县气象局1959-01—2010-04逐月降水量及2009-10—2010-03逐月蒸发量、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0~10 cm土壤相对湿度实况资料,根据R与干旱等级的关系及土壤相对湿度与干旱的关系,对这次干旱天气过程的强度进行综合分析判定。结果表明:望谟县2009-10—2010-03的干旱天气过程是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的同期特重干旱。其出现频率是:1/51,稀遇程度约为50 a一遇。  相似文献   
5.
赵玉金  段荣  凌明  朱瑕 《贵州气象》2012,36(2):36-38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11年5月1日黔西南州出现强对流天气的天气系统以及各种物理量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对流是产生在中低层对流不稳定、高能舌和低层暖平流、高层冷平流以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上升运动区。对流有效位能和中高层正涡度对强对流的产生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