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水域工程地震勘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云安  刘章捷 《地球科学》2001,26(4):388-390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桥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采用地震反射波法和地震映射波法, 在水域进行工程地震勘探, 查明了桥址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分布等工程地质问题, 并对大桥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了评价, 为桥型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陈璋  刘章捷  王云安 《山地学报》2004,22(3):347-351
以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宜昌至恩施公路隧道初勘过程中工程物探运用实例为基础,探讨了在公路隧道勘察中工程物探勘察工作运用的有效性、存在问题和地质可对比性等。  相似文献   
3.
沪蓉高速公路西段喀斯特发育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省高坪-吉心段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分析其发育和形成原因,并对区域喀斯特发育史作了研究。通过不同地层岩石的溶蚀性、喀斯特发育程度及地下水的赋存情况,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径流、排泄运动关系,研究此区域的集中排泄和分散排泄两大喀斯特水系统的发育规律及规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喀斯特对路线工程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地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章捷  王云安 《地球科学》2001,26(4):385-387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桥址区断层和褶皱发育, 襄樊-广济断裂带位置不清.在初勘阶段, 针对不同的桥型方案, 运用多种勘探手段进行了同等深度的勘察.勘探结果表明, 在勘探深度范围内, 没有发现襄樊-广济断裂从桥址区通过, 仅在K80+530 m和K81+860 m处发现两正断层, 其中F1对三塔斜拉桥桥型方案的中塔影响较大, F2处于南引桥部位, 对大桥的影响较小.从地质条件方面考虑, 阳逻长江大桥选用悬索桥方案比较合适, 如果采用斜拉桥方案, 则中塔位置需要向南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