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地理空间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思维能力之一,教材是渗透地理空间思维的重要载体.本文基于地理空间思维模型,以中图版新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和选择性必修一为例,对教材中设置的"问题"进行编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问题"的进阶要求明显,有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从低阶向高阶的发展;(2)"问题"的表征工具丰富,有利于高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3)"问题"涉及的空间概念集中在某些概念上,部分复杂的关键空间概念有待丰富;(4)"问题"的认知过程水平居中,拓展型空间思维问题有待丰富.基于此,建议未来教材编写设置内容更广泛、层次更丰富的空间思维问题,以及建议一线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空间思维问题,必要时对"问题"进行变式和拓展,以培养学生的高阶空间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而向社会提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也是地震部门的核心职责。广东省地震局探索向社会提供地震安全公共服务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是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存在哪些瓶颈性的问题导致了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如何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需求,是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地震应急科普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应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满足公众需求。了解公众对于地震应急科普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效能,从而提高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通过对2023年2月11日河源4.3级地震应急科普处置工作分析,提出公众需求视角下地震应急科普的实践探索。如何将公众对地震应急科普需求和获取能力进行有效地结合,继而转变科普内容和传播方式将是今后地震应急科普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