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余琳  吴悦芳 《热带地理》2015,35(1):81-88
城市休闲空间的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张与城市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文章以佛山为例,从历史的角度回溯佛山城市休闲空间发展及演变的过程,并将叙事的脉络深刻植入到佛山城市建设发展的总体框架中。明清时期以前,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背景下,佛山的墟市、街道、河涌等成为城市经济活动的交换中心,集市繁荣起来,而居民的休闲生活在商品的贸易中逐步萌芽,休闲空间雏形形成。明清时期,由于商业中心确立和土地利用形式的改变,城市规模扩大,休闲空间则成为根植于人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改革开放后,佛山城市休闲空间得到全面拓展,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新佛山,基于当地传统与记忆,关注休闲空间的修复与革新,着力于改善残旧的旧城地区,致力于提供一种普遍的可识别性,以及相同历史与文化现实的归属感,从而促进休闲空间和城市历史街区的交流与延续。  相似文献   
2.
基于流动性视角的第二居所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居所产生于后现代城市的多元居住与流动性环境中,在目的地城市中创造了新的居住空间与物质景观。作为现代性演进中更大的流动性生活的代表,它深刻影响着迁移者的行动、地方依恋与身份感知,引导城市社会、文化、环境、空间结构发生变革。基于流动性的研究框架,文章综述了第二居所与第二居所旅游的研究概况,从流入地、流出地、旅游通道、宏观环境4 个空间范畴概括了国内外第二居所旅游研究的现有成果与框架模型。第二居所研究存在概念定义模糊、国家专项统计缺失、研究对象可进入性差、国际横向比较困难等问题。在城市化与现代性交错发生、城市空间快速变革的背景下,对于消费导向的流动性及第二居所旅游的研究需要更深层次的拓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