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岩溶山地城市扩展空间差异的地形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贵阳市1976年MSS影像,1986年、1996年TM影像,2006年CBERS影像和1:5万DEM等,对喀斯特山地地貌背景及地形条件与贵阳城市化空间过程的时空分异特征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土地扩展集中指数表明地貌分布直接影响城市在不同方向上的扩展分布,建没用地的扩展主要发生在起伏度小于30m的平缓地形区;对比贵阳城市扩展斑块,新生斑块密度整体上要高于延展斑块密度;城市几何中心轨迹呈西北-东南来回移动.这说明贵阳城市扩展整体受地形条件影响较大,向盆周山丘缓坡→盆地外围的岩溶山地垭口、谷地、小型山间盆地坝子和岩溶丘原面拓展,城市扩展不能连片发展,只能在较为平缓的地带分散扩展,各分区城市扩展强度最高值均在5~15km的缓冲区内.同时城市空间放射状指数表明城市形态虽然狭长.但城市化过程中紧凑度水平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系统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强,一种以交通运输干线为发展轴线,以周边大中城市与城镇群为依托,不断集聚和扩散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带状空间经济综合体——交通经济带不断生长并迅速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交通经济带的基本模式,重点分析了高速公路经济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沪宁杭高速公路经济带为例,运用GIS专题地图叠加、缓冲区等空间分析功能,建立了一种界定交通经济带空间边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土壤活性有机碳(LOC)是一组活跃的化学物质,由于其较短的周转时间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活性有机碳在亚热带森林沿海拔梯度的空间变异还缺乏了解。在本研究中,我们测定了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具有代表性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500 m)、针叶林(1150 m)、亚高山矮林(1750 m)以及高山草甸(2150 m)土壤不同土层(0-10,10-25和25-40 cm)中微生物可利用碳(MAC)、微生物量碳(MBC)、易氧化碳(ROC)、水溶性碳(WSOC)和轻组碳(LFC),并观测了相应的植物凋落物质量(LM),土壤温度和湿度。结果表明:沿海拔梯度的植被变化和土层深度变化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显著的影响。微生物可利用碳、微生物量碳、易氧化碳和水溶性碳在不同土层均沿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低海拔的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中轻组碳的含量高于亚高山矮林和高山草甸的轻组碳的含量。各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均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小。除轻组碳外,各碳库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p0.001)。轻组碳分别在低海拔(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和高海拔(亚高山矮林和高山草甸)与各碳库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