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发生学视角下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产廊道是针对大尺度文化景观保护的一种区域化的遗产保护途径.遗产廊道构成的确定是中国大运河遗产廊道保护与管理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发生学方法,通过历史模型的建构阐释了运河在各历史时期演变进程中构成要素的功能与相互关系,明确了大运河遗产廊道的构成及特征.大运河遗产廊道由自然系统、遗产系统与支持系统3大部分构成.作为大运河发生背景,与大运河生态功能维护相关的湿地、林地、农田等区域环境要素构成廊道的自然系统;与大运河漕运功能相关的水利工程遗产,与大运河发生发展历史相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大运河无发生学关联,仅空间距离相关的其他非运河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廊道的遗产系统:游憩道、解说系统、公共服务设施构成廊道的支持系统.三者为沿运地区可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自然资产、文化资产和社会资产.整合构成集生态与遗产保护、休闲游憩、审美启智与教育为一体的大运河遗产廊道.  相似文献   
2.
对运河遗产进行判别与登录,是大运河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对运河遗产基本特征与演变规律的揭示,则是深入认识运河遗产的根本要求。历史舆图直观地反映了古代运河及其沿河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对研究各历史时期的运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由于历史时代的限制,历史舆图在表达位置、距离、形状等地理空间要素时准确性较差,给大运河遗产的判别工作带来了困难。历史舆图与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结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舆图新绘"的方式对区域时空演变过程进行复原,从而直观地揭示出运河遗产的本质特征与演变规律,为运河遗产判别提供依据。并且,同步集成的历史地理信息与现状遗存信息数据库也为运河遗产的评估、保护与管理等后续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工作平台与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