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建华  韩昌序  姜玉玲 《地理研究》2020,39(6):1233-1241
收集2001—2018年有关Hå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应用论文2323篇,重点分析2008年以来发表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的论文203篇,发现存在以下问题:① Hå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是基于水环境沉积学理论建立的一种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不适合土壤潜在生态风险或污染评价,更不能被应用于水相溶质、大气颗粒物、地表灰尘、植物或作物等介质的生态风险或污染评价,但现实研究中评价对象错位的论文占2323篇论文的49.29%。② 不能生搬硬套Håkanson潜在生态风险系数(Er)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分级标准,必须根据具体参评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整。Er第一级界限值应为所有参评污染物毒性系数(St)的最大值,RI第一级界限值可用∑St i×1.13并取十位整数得到。但是多数研究罔顾其参评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照搬Håkanson的ErRI分级标准而出现错误的论文分别占203篇论文的45.32%和61.08%;虽然有些学者对RI分级标准进行了调整,但调整正确的论文只占23.81%。③ 只评价Hg单项生态风险或包括Hg在内的多个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时,不能用St Hg代替其毒性响应系数(Tr Hg)。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