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作为游憩空间的核心研究对象,游憩热点在研判居民游憩偏好、落实城市游憩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从“社会感知”视角,结合“头尾划分”理论,提出基于时空轨迹数据识别城市游憩热点的新方法。首先基于个人轨迹数据识别停留点,然后基于“头尾划分”理论划定游憩停留点簇群,最后整合停留点簇群并赋值于邻近道路形成游憩热点;以广州市老城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与两种既有点数据聚类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1)广州市老城区的游憩热点整体集中于中、西部,热点类型可分为蓝绿空间、历史风貌、商业街区、批发市场和新兴网红场所5类;2)相比DBSCAN和CFSFDP算法,该文方法在识别游憩热点数量、捕捉游憩热点核心、明确游憩热点边界和运行简洁程度等方面表现更好,有利于后续游憩热点的深度分析与整合。研究成果可为城市游憩热点的识别提供新思路,也可为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游憩系统的重塑与提升提供重要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2.
赵渺希  师浩辰  王慧芹 《地理研究》2021,40(12):3437-3454
大都市区产业集聚是共享市场资源、降低交易费用的地域分工结果。学术界和规划实践领域认为频密的功能联系有助于大都市区实现专业分工的多中心体系,即在多中心大都市区内部形成有机联系的专门化集聚,因而是一种理想的空间结构模式。基于理论辨析,以同城的多部门企业子母机构为参照组,试图检验企业空间组织总部-分支功能联系与产业部类专业分工的耦合性。在巨型城市功能性多中心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梳理了企业内部功能组织的多中心与不同产业部类间专业集聚的概念模型、计量方法,引入集聚规模变量以弥补区位熵、克鲁格曼比较优势等统计量的不足,并对珠三角大都市区的多中心网络格局演化开展实证。研究发现:① 2008—2017年间,企业内部子母机构空间组织的功能联系明显促进了珠三角的网络密度,提升了大都市区整体的功能性多中心,并同步大幅增加了跨城企业的集聚功能强度;② 珠三角都市区企业空间组织从产业部类分工走向功能性分工,但是企业总部并没有全然集中于广州、深圳主城区,广深走廊尤其是龙岗、宝安等深圳近圈层地区总部机构的集聚功能强度明显提升,企业分支机构尤其是商业消费门店式并不趋于都市区/都市圈的外围地域;③ 珠三角制造业为主导的专业镇模式日益式微,随着全球化波动下的产业变动,珠三角区域的“世界工厂”角色正处于转型阶段。  相似文献   
3.
挖掘可表征城市之间联系的信息并进行网络复现,已成为一种研究区域联系的重要研究范式。纪传文本地名的共现网络研究对深化理解历史地理要素、拓展城市网络分析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地名共现的空间网络的研究综述,提出基于地名共现词频进行网络分析的改进方法,纳入地名稀缺性及区域优势不对称性测算城市关联度,规避了现有测算方法中缺乏考虑地名稀缺性及边权不对称性所导致的信息失真。在网络复现算法检验上,使用《三国志》地名共现数据集,实现了三国时期州郡网络复现中的地理分布、层级结构表达,同时实现了州郡的区域优势识别。结果表明,新算法相较传统的地名共现算法,其计算结果反映了边权的不对称性,且在有限文本数的效度测试中区位推荐算法提高效度5‰,概率误差低于既有算法,复现地名词频的效果更为稳健。另外,既有算法计算结果均为对称联系,而由区位推荐算法得到的非对称性地域关联数据为判别区域体系的节点层级提供了统计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梳理已有土地兼容度的测度思路后,基于社会分隔的空间测度算法提出了一种从地块和街区双尺度测度地块间兼容度的新方法。与既有方法相比,新算法一方面将所有建设与非建设用地均纳入计算,力求更好地体现用地兼容度格局;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了诸如相邻边长,领域面积等土地利用格局的重要空间几何特征,避免了传统算法无法量化距离衰减的缺陷,从而更加科学地描绘土地利用兼容度的分布特征。以湖南省湘潭市市辖区作为案例,在地块和街区2种尺度上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湘潭市土地利用现状整体较为兼容,但仍然存在部分兼容度较低的聚集区域。这类区域基本位于城市郊区的工业园区和村集体用地上。其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在工业园区中,过分重视工业企业的招商引资而忽视了规划管理,导致土地的真实利用情况与既有规划不符,一定程度上造成用地的不兼容现象;其二,在城边村的集体用地上,部分村级工业地块的无序扩张加剧了与宅基地、耕地等环境敏感用地的交织,继而形成不兼容的用地景象。最后,基于测度结果,从街区尺度上对湘潭市不兼容区域提出了对应的完善策略,以求在后续空间规划中提升湘潭市土地的混合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