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莹  李琳  张喜艳 《地理研究》2020,39(12):2779-2795
以2003—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构成的40470组两两城市对为样本,采用效率增值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以及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协同网络演变及成因。结果表明:① 中国区域经济协同网络密度呈现三周期、双缺口变化特征,高强度协同作用偏向东部地区的东向性特征凸显;② 协同网络经历了星型覆盖格局-双区扇形发散格局-单区扇形发散格局-多层嵌套新格局的转变,表现为跨越东中西部地区的远距离协同,跨域性特征突出;③ 东部城市比较优势、经济联系和产业分工的良性循环决定了协同作用的东向性,而远距离协同作用利于整合区域差异化比较优势,降低资源争夺和重复建设风险,促进全域高效产业分工体系和跨域性协同网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