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分析历史资料,总结出石门山区冰雹发源地及移动路线,并确定了最佳防雹作业点.分析2008年以来的防雹作业资料以及部分降雹实况资料,总结出有效判别石门烤烟产区冰雹云的3个定量指标:组合反射率55dBZ、垂直累计液态含水量45 kg/m2、回波顶高11km以及现场观测定性指标.实践证明,定量指标与现场观测定性指标相结合,提早识别冰雹云是防雹作业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秸秆覆盖下的夏玉米蒸散、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系数的变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农业用水占华北水资源的70%以上,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对华北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节水农业研究中,利用农艺节水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是节水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减少农田无效棵间蒸发耗水和优化供水制度是主要的农艺节水措施。夏玉米是华北太行山山前平原的主要作物之一,一般在冬小麦收获前的5~7天套种在其中,以延长夏玉米的生育期。随着联合收割机的广泛应用,冬小麦收获后的秸秆直接覆盖夏玉米,对夏玉米的农田蒸散特别是苗期的蒸散产生影响;夏玉米生长在6~9月的雨季,一般年份降水能够满足夏玉米的需水要求,但夏季降水的分布变异较大,再加上近6年来的夏季干旱,使灌水对夏玉米的高产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夏玉米的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秸秆覆盖下的夏玉米优化供水制度和研究秸秆覆盖对减少棵间无效耗水的影响及秸秆覆盖下的夏玉米作物系数的变化,为制定秸秆覆盖下的夏玉米优化供水制度提供依据。2年的实验结果显示,秸秆覆盖下的夏玉米产量在8000kg/ha,总蒸散量在390mm,水分利用效率在2.2kg/m3。干旱年份,夏玉米在灌四水的条件下产量最高,再增加灌水量,产量减少。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有所递减。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夏玉米叶水势,蒸腾和液态水流阻力的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喜英 《地理学报》1997,52(6):543-550
根据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期间的叶水势,蒸散,棵间蒸发,土壤含水量等要素日变化过程的测定,计算了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从土至叶片的液态水传输阻力和其日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蒸腾强度的增加,液态水流阻力呈非线性的递减状太民。  相似文献   
4.
在大气成分站日常的巡视过程中应详细观察并记录仪器的各项状态.对比分析黑碳浓度和颗粒物浓度的数据并结合天气实况,有助于初步判断仪器故障.参照仪器的故障报警信息,结合简单的测量工具可以对环境尘监测仪的采样气路故障、除湿气路故障以及黑碳吸收计的流量波动、磁盘故障、滤膜不走带等故障进行定位和排除.  相似文献   
5.
40年来栾城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1960~2001年地处华北平原典型区的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站之一——栾城农业生态系统实验站42年的降水变化特征。对其年际动态变化和年内分配,以及作物各生长阶段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频率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