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旅游业驱动的城镇化是青藏高原城镇化建设特殊路径之一,然而如何对其量化尚不明晰。本文基于网络POI数据构建县域尺度旅游带动城镇就业人口数据集,系统测算和分析了青藏高原旅游城镇化水平和贡献程度,揭示其总体特征、空间格局,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剖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26个县级单元的旅游城镇化水平较高,数量占比12.15%,影响力达到46.45%;19个县级单元的旅游业发展对城镇化贡献作用显著,数量占比8.88%,贡献度达到35.43%。(2)青藏高原县域旅游城镇化率及贡献度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大分散、小集聚”的不均衡空间格局,符合“祁吉线”空间分布规律,并且与旅游吸引物、旅游廊道、旅游发展片区的空间重叠度高。(3)行业内部比较来看,旅游住宿和餐饮业的贡献力处于主导地位。(4)县域旅游城镇化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发展类型,不同类型具有差异化的空间组织模式。(5)县域旅游城镇化空间分异与自然环境本底、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高度耦合关系。研究结果可以为青藏高原旅游业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