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 (区 )按照各自经济区位的要求形成在空间位置与规模上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集合体。在物质形态上体现为各级城市的中心、开敞空间、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等连同城市郊区在相应的交通系统下的分布。1 9世纪初以来 ,经典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有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霍依特的扇形理论和哈里斯-乌尔曼的多核心理论 ;战后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又有进一步发展 ,如穆勒的大都市结构模式和麦吉的殖民国家城市模式等。因此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拥有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地理信息系统和城市模型研究发轫于 2 0世纪 5 0、 6 0年代的“计量革命”时代 ,但几乎在两条平行线上各自发展了 2 0余年。  相似文献   
2.
宋莉(节目主持人):听众朋友,欢迎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专家热线”节目,今天为您安排的是“专家热线-院士访谈:酷爱人类居住的星球”。 听众朋友,陈述彭院士是在我国地学界享有很高声誉的科学家。他1950年参加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的筹建,任地图研究室主任和航空像片综合利用研究室主任。1972年任中国科学院制图自动化系统研制组组长,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腾冲航空遥感实验副指挥。1979年陈先生筹建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任副所长,兼任国家遥感中心研究发展部主任。  相似文献   
3.
我们想从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需求,来谈有关遥科学与空间技术颇富生命力的三个优先应用领域,提请各位专家讨论、指正。 1 数字地球(Digital Earth) 数字地球的概念,是美国副总统Al Gore提出的(1998),他是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倡导者。从美国全球战略和经济复苏着眼,积极宣传和推动全球对地观察(CEOS)、Inter-netⅡ计划、卫星数字通讯、全球定位系统等一系列高科技计划的实施;企图囊括世界范围有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国际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和保持军事情报优势,为经济持续发展及时提供科学数据和图件,从而获取了企业家和消费者的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4.
重载铁路的线路运输量大、承受载荷大、线路磨损劣化快,为保障运输安全,需要高频次、常态化地对线路进行静态检查和测量。基于轨道的移动三维激光系统可快速扫描、高效获取铁路通道三维实况,是一种新型的重载铁路基础设施测量检测的手段,但受限于三维激光数据精度低、无法满足对轨道轮廓进行精准测量,本文设计了一种集成三维相位式激光扫描仪和二维线激光扫描仪的重载铁路检测装备,提出了三维与二维激光扫描仪的检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三维激光数据与二维线激光数据优于2 mm的精准融合,为后续基于毫米高精度三维激光的铁路基础设施一体化综合测量与分析奠定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原始结构光钢轨轮廓点云数据量大、强噪声和离群杂点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欧式聚类融合多种传统滤波方式的钢轨点云自适应精简的方法。采用点云欧式距离为特征量的聚类分割方法用于无效杂散点数据的识别和精简,采用统计滤波结合均匀体素下采样滤波方法实现点云初步去噪。在此基础上,通过欧式聚类分割噪点,采用自动获取滤波范围的自适应直通滤波去除轨底粘连数据,以保证点云配准的效率与准确性。本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精简无效数据和去噪,点云精简比约为94%,同时保留了原始点云的有效轮廓特征,为点云配准与磨耗点的高精度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1imLI~areMoraXGIOna~~NT1'RegionalinfferentiationandRegionalSustainableDevelOPmentEveninancienttimes,Chinesehadtheideaofregionaldifferentiation.Nearly4000yealsago,Xiayu,theXiaDynaStyemperor,dividedChinaintonineterritoriesaccordingtodifferentpeOPleandlandfonnations.Inthisway,theconceptOfregionalsustainabledevelOPmentgraduallygrew.Itiselntheiedinnumerouspeasants'proverbswhichholdtothisday.TheconceptwassucceSSfullyappliedtOthecultivationofdeltasandthefO~tionofdeltaciviliZation.2.Delta…  相似文献   
7.
区域开发与区域划分:中国古代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述彭  曾杉 《地理科学》1997,17(2):97-104
中国人很早以前就有区域发异的概念,由此产生的中持续发展思维成功地运用到三角洲的开发和三角洲文明的形成之中。在以海岸带为基线,面向内陆和面向海洋的区域开发与区域交往的漫长历程中,古代留下众多历史启示。古往今来,区域划分一直是中国区域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5000年文明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锤炼出区域划分的目标:寻求区域内部的向心力和亲和力,保持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最佳临界状态,分级处理模糊边界。  相似文献   
8.
地球系统科学与地球信息科学   总被引:56,自引:7,他引:49  
陈述彭  曾杉 《地理研究》1996,15(2):1-11
地球系统科学不是脱离社会而存在的一门科学,不是纯自然的科学。研究地球系统科学应该始终如一贯穿"顶天立地"的统一性原则:"顶天"即研究全球变化,"立地"则面向区域持续发展。区域模型和宏观调控信息系统依次作为两个中间层次,有机地将全球变化研究和区域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构成地球系统科学体系;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要运用空间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以服务区域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区域持续发展要依靠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则依靠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空间信息技术组成部分,直接参与实现区域持续发展,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9.
1 我国城市化与城市信息系统的地区浪潮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社会需求.城市大于农村.沿海先于内陆。这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只有土地单位面积的增值或工农业产值足以承担地理信息系统的运行费用,这些城市才有可能驱动城市信息系统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该文重点阐述了动态分段技术的应用,主要分析了其在客户/服务器体系下的应用难点和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