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空间消费者行为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综述商业空间中消费者行为者研究中应用的主要模型方法.从模型发展历史将其分为集合模型和个体模型阶段;从空间尺度视角分别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总结模型的应用.集合模型首先介绍以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为基础的重力模型,其中包括基本的模型形式、制约的模型形式,以及竞争目的地模型.集合模型的第二部分介绍描述消费行为动态的马尔科夫链模型,着重于从恒定转移概率到变化转移概率的发展和应用.个体模型首先介绍以随机效用理论为基础的离散选择模型,将被广泛应用的多项分对数模型和嵌套分对数模型作为重点.最后介绍作为模拟手段的多代理人技术.综述包括模型的基本原理、相关文献,以及各自特点.总体上认为,模型的选用需要与研究的特性相符合.集合模型的优点是能够把握整体的趋势,缺点是不能满足对异质性高的行为作深入探索;个体模型的优势在于对行为多样性的灵活把握能力,但要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逼真地模拟集合现象仍需要深入研究个体间的互动规律.  相似文献   
2.
用模型方法研究消费者行为经历了从集合模型到个体模型的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近十余年来多代理人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前,将消费者个体行为模型和多代理人系统相结合来模拟商业街消费者活动,已经成为相关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前沿方法.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够使相关人员以单个消费者为基础,整合复杂的相关因素,预测整体或局部商业空间的动态运行效果,作为规划开发的依据.本文介绍由笔者基于NetLogo开发的一个模拟商业街消费者行为的多代理人模拟平台,包括系统的建构和模拟的流程.该模拟系统的核心由四个基于有限理性原理的消费者决策模型构成:回家决策、方向选择决策、休息决策、商店光顾决策.然后应用这个平台于研究上海南京东路消费者行为的实例.该数据收集于2007年,现场记录了消费者在南京东路的活动过程,并被用于拟合行为模型.将模拟的代理人个体行为集合后,于三方面同观察到的消费者实际行为作比较,包括从事不同活动的消费者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在各街道段中活动的消费者数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单个商店中的消费者人次和延时;同时分析了模拟中的问题.结果显示该模拟平台总体上能够较好地预测消费者集合行为.  相似文献   
3.
2007年太湖蓝藻水华提前暴发气象成因探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夏健  钱培东  朱玮 《气象科学》2009,29(4):531-535
2007年5月太湖蓝藻提前暴发,引发无锡自来水污染,出现供水危机.本文从影响蓝藻水华形成的气象要素入手,分析了无锡2007年冬春季节的气候特点.由于北方冷空气强度偏弱,位置偏北,导致2007年冬春季气候异常,气温记录连创新高,降水偏少,风向转换提前,造成越冬蓝藻种源丰富,复苏繁殖提早,从而导致蓝藻水华提前暴发.  相似文献   
4.
随着浙江省利用海洋资源优势对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海洋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文章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比较浙江省海洋产业在长三角和全国不同视域下的结构优势和竞争力,通过进一步分析细分产业,发现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朱玮  陈薪  王嘉欣 《热带地理》2021,41(1):36-44
以上海为例,基于手机网格数据反映的现状职住关系,用多智能体模拟方法模拟传染病病毒从市域9个预设的病源点开始,藉由日常基本活动(居住、工作、通勤)传播的过程;基于过剩通勤测度职住优化程度,分析职住优化与传播的时空关联特征.发现感染人口的比例随时间呈S形发展,通勤时段的传播速度最快,病源点离市中心越近,传播速度越快;0.7...  相似文献   
6.
基于叙述性偏好法的城市居住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倩  王德  朱玮 《地理科学》2013,(1):8-15
借鉴已有经验,以上海杨浦区为例探索叙述性偏好法在居住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叙述性偏好法调查与离散选择模型的拟合,得到各要素指标的权重值。结果表明,模型的可解释性较好;权重值比较发现,便利性和安全性要素相比舒适性要素对居住环境质量影响更大;舒适性要素中的环境负荷要素和安全性类要素条件降低时,维持居住环境质量不变需要的其他要素补偿更大。对不同人群的评价结果比较发现,低学历、女性、老年人、低收入等人群对影响日常生活的基本要素(如医院距离、噪音水平等)更加敏感,在基本要素水平降低时维持原居住环境水平需要的补偿更高。  相似文献   
7.
离散选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灿  王德  朱玮  宋姗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0):1275-1287
本文从离散选择模型(discrete choice model, DCM)体系的一般原理和应用价值出发,总结了各经典模型的基本理论和典型应用,并概括了近来年一些重要的研究新动向。多项Logit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 MNL)是离散选择模型体系的基础,具有简洁、可靠、易实现等优点,但也存在固有的理论缺陷,由此产生了对更加精细化模型的需求。替代的精细化模型中,嵌套Logit模型(nested logit model, NL)常用于处理备选项相关、“都不选”备选项、数据合并等问题,一般极值模型(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 model, GEV)体系是其更一般的形式;混合Logit模型(mixed logit model, MXL)可用于解决随机偏好问题和多种相关问题,包括备选项相关、面版数据相关、随机系数相关、数据合并等,与之类似的潜在类别模型也有着广泛应用;多项Probit模型(multinomial probit model, MNP)具有极高的灵活性,但其复杂的模型设定与庞大的运算量大大制约了其应用范围。本文在研究新动向上介绍了4个重要的研究关注点:由多种经典模型形式相结合而成的复杂模型;面向RP/SP数据、定序、排序、多选等不同数据类型的适宜模型;基于各种受限理性选择策略的更为真实的模型;以及考虑选择的时空背景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朱玮 《岩土力学》1987,8(4):58-59
岩石力学作为一门较新的边沿学科,三十多年来,在我国发展得很快。不论水利水电、矿山、铁道还是国防工程等部门,岩石力学都已初步建立了自己的阵地和研究领域,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成绩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上海职住优化效应的代际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玮  梁雪媚  桂朝  冯永恒  闫嘉 《地理学报》2020,75(10):2192-2205
城市的职住关系一直为研究者广泛关注。过剩通勤概念以实际通勤与理论最短通勤的差距反映城市职住关系与通勤状态,是衡量通勤效率和优化潜力的常用指标。国内的过剩通勤研究数量有限,且鲜有从年龄视角考察。本文利用2017年9月上海市手机网格数据,分析不同年龄段居民的职住与通勤状态,采用模拟个人换居的方法测度过剩通勤,并探讨职住关系优化效应的代际差异。结果表明:上海居民的职住关系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青年人是劣势群体,老年人是优势群体,中年人介于其间;上海全市过剩通勤率为69%,职住关系优化的潜力和效应巨大,可使得通勤距离显著减少,代际分异缓和,青年人的获得感最大,城市年龄空间结构更加均衡。提出上海的空间规划和政策应以理想的城市年龄空间结构为目标,以提高人的居住和就业空间的流动性、青年化城市中心、中老年化城市外围为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刘珺  王德  朱玮  王昊阳  朱查松 《地理研究》2015,34(11):2195-2204
城市的旧城与新区由于街区尺度、居住密度和人群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居民的休闲步行行为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选择上海市杨浦区鞍山新村和江湾新城作为旧城和新区的典型代表,以307份调查问卷为基础数据,应用叙述性偏好法,比较分析新旧城区居民休闲步行环境的关注要素和偏好程度,以此为基础构建休闲步行环境评价方法,并分别应用在案例地区。研究表明:旧城、新区居民对休闲步行环境的需求相似又相异,通过离散选择模型构建的休闲步行环境评价指标和权重也会有所不同,从侧面说明只调研一个地区就推论出广泛的评价指标和权重的做法是有缺陷的;应用该评价方法,鞍山新村和江湾新城休闲步行环境定量评价结果与日常生活经验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