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1998 年11 月19 日在云南省宁蒗发生了一次 M62 级强烈地震。该次地震前, 震中及邻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 累计频度和应变能释放随时间从线性缓慢增加变为非线性快速增加, 出现孕震空区、多项地震活动参数异常。此外, 地震活动性诸多参数在地震活动处于线性缓慢变化的时间段内, 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随机的现象; 在地震活动处于非线性快速变化的时间段内, 这些参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向未来震中收缩、集中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2.
观察发现弯曲河道的内堤会横向增生而外堤则渐渐被剥蚀。这一现象是由于河道转弯引发了横截面上产生一个次生旋流。尽管有数值模拟和野外测量来研究相应过程,笔者在这里用涡旋动力学进行简化的分析来清楚地解释次生旋流的起源。笔者阐明速度的垂向差异产生的涡旋会保持旋度守恒从而在下游产生一个河道向旋度分量。这一新的旋度分量产生了横截面上的次生旋流。分析表明涡旋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来研究流动和剥蚀问题。  相似文献   
3.
选取宁夏测震台网自70年代以来记录的1 107次地方震,共11 816条直达P波、莫霍面反射及折射波PM和Pn资料,应用DLSQR算法同时反演震源参数和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在迭代计算进程的不同阶段,针对地震和射线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分别对地震和射线进行加权.多种参数和迭代控制的反演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残差水平下,走时残差的分配,在介质参数和震源参数(尤其是发震时间和震源深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折衷,所求得的解与所选取介质参数的初值在一定程度上相关联,且显示出在大致相同的区域,不同的结果有基本相同的变化特征;表层解同地层地貌关系密切,且在银川盆地与穿过盆地的人工地震剖面结果相吻合;在中下地壳存在多处速度低值区,历史强震的位置与低速区或速度梯度异常变化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污染物在岩溶管道中的输运可以用一个迁移–弥散方程结合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来描述。笔者首先分别介绍了无限空间中的初值问题和边值问题,然后推导了半无限空间中的初值问题的格林函数。数值示例表明了格林函数在所生成的穿透曲线上呈现有限的偏态性。最后用初值问题的格林函数模拟了Davies等在Florida西北部的Black Creek和Emerald Sink进行的示踪实验。结果表明迁移–弥散模型能模拟实测穿透曲线中的上升部分,但不适合模拟强偏态的下落部分。  相似文献   
5.
穿透曲线反演管壁溶质通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泉口穿透曲线提供了一个便捷有效的方法来研究岩溶含水层中污染物的运移。在旱季,滞留在石灰岩中的污染物通 过岩壁释放入管道,与管道水相混合并运输到下游泉口,因此,泉口穿透曲线能够反演出污染物释放时的管壁溶质通量。 笔者利用一个基于运移稀释模型的解析解,由40条实验室测量的穿透曲线来反演出相应的管壁溶质通量。结果表明,其基 本形状与穿透曲线相似,管壁透水的非均匀性在穿透曲线上明显表现出来,而在管壁溶质通量上表现为强振荡。因此,管 壁溶质通量比泉口穿透曲线对管壁透水的非均匀性有更高的分辨率。该通量是一个连接泉口穿透曲线和污染物在岩石中早 期分布的中间量,本文提供了一种研究管壁污染物释放过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IntroductionUsingarrival-timeofobservedearthquakewavestoinfertheinteriorvelocitystrUctUreoftheearthisthebaseworkofgeophysics.Thepreviousstudyappliedclassicalmethodshaveobtainedmanymeaningfulresults(Jeffreys,Bullen,1940;Haddon,Bullen,1969;Mizutani,Abe,1972),andtodaytheseresultsstillisthefoundationbywhichweunderstandtheeaFth.Inthelasttwentyyears,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seismicobservationarray,inversiontheoryandthepowerfulcomputer,theinversionmethodsanddatausingtoexplorethestructureofEarth'S…  相似文献   
7.
流体分布对松散介质中P波速度和衰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深入研究流体对岩石中弹性波速度和衰减的影响,必须考虑到流体的分布和粘性。引入气体包裹体模型来研究粘性流体的分布对松散介质中P波速度和衰减的影响,用气泡平均半径来描述流体分布的不均匀性,计算了不同气泡半径和频率下P波速度和衰减随饱和度变化的曲线,并与有效流体模型作了比较,由于流体喷流的存在会使Gassmann方程在高频下不适用,用干燥和饱和流体的P波、S波速度修正了理论曲线。测量了玻璃微珠中不同水饱和度下高频P波的速度和衰减,并尝试用峰值频率来计算衰减。此方法求出的Q和频谱比法求出的Q在干燥或饱和水时基本相同,随饱和度的变化规律也基本一致,但衰减峰的大小有差异。根据实测值得似事经修正的波速和衰减理论曲线从而估算出气泡平均半径,认为P波速度和衰减不仅与饱和度有关而且也与介质内部气体-液体压力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8.
1998年11月19日在云南省宁蒗发生了一次Ms6.2强烈地震,该次地震前震中及邻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累计频度和应变释放随时间从线性缓慢增长变为非线性快速增加,出现孕震空区,多项地震活动性参数出现异常,此外,活动性诸多参数在地活动处于线性缓慢变化的时间段内,在空间分布上表现随机,零星的现象;在地活动处于非线性快速变化的时间段内,这些参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向未来震中收缩,集中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9.
澜沧—耿马地震带大震47年复发周期及其科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石绍先  李光泉 《地震研究》1999,22(2):116-12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自相关函数方法分别对云南各主要地震带大震复发周期分别进行了系统计算,发现云南各地震区大震复发周期随着各自与板块缝合线的距离增是呈现规律性增加:澜沧-耿马地震带,因东、西两邻区大震复发周期分别为46-47年,故确认其大震复发周期为47年。该47年大震复发周期的确定,超越了本带历史地震记载缺乏、近30年来地震活动高度平静、前人经验和前兆台网十分薄弱等难以逾越的障碍,对1988-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地下水和地震波之间的关系,设计了一套水位实验装置,用注水方法研究了多孔介质中水位变化对P波和S波的波速、波形和波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波垂直水面传播时,速度与时间平均方程的结果基本一致;波平行水面传播时,虽有叠加效应但并非简单的叠加。从干燥到注满水,P波速度明显增大,波幅和波谱能量显下降,主频明显降低;在接近注满水时,出现特殊的高频初至小波,而S波速度略有减小 ,波幅和波谱能量则一般是先降后升,主频基本没有变化。比较了注子和饱水的不同,并引入三相气体包裹体模型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