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鹿岛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新梅  李家 《海洋通报》1996,15(5):38-45
根据1990年夏季大鹿岛海域无机氮,无机磷,化学耗氧量及溶解氧调查资料,计算该海域富营养化及有机污染指数,揭示出大多数站位水质已呈富营养化状态,有机污染严重,模糊聚类分析将该海域水质划分出4种类型,分别是贫营养型,开始富营养化型,高COD富营养化型及高氮,磷富营养化型。  相似文献   
2.
微机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的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 《辽宁地质》1995,(3):219-223
本文分析了圆弧法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的原理,在圆弧法中引进了扇区的概念,给出了合理、准确的扇区定义,扩展了圆弧法绘制地层剖面图的适用范围,为实现计算机自动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确定了画法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水热爆炸     
贮存在地下一定构造或地层空间的高温过热水,一旦当积聚的压力超过了其上覆地层的重量和静摩擦阻力时,其能量便会在一瞬间突然释放,形成水热爆炸。它与温泉、泥泉、沸泉、间歇喷泉、喷气孔等各类地热显示相比,富有更大的热能量。照片1和2是国外典型水热爆炸景观一瞥。西藏羊八井是我国的一个中高温地热田。热田范围内除多处水热爆炸的遗迹外,在近  相似文献   
4.
镁铝榴石是金伯利岩中最重要的标型矿物,在金刚石矿床普查中具有重大意义.文中利用了钛分异系数,对镁铝榴石氧化物成分作了对应分析.同时按其颜色成分作了聚类分析,划分了各种石榴石成分及镁铝榴石颜色系列.研究了镁铝榴石结晶机制及岩浆分异作用,结合金伯利岩的判别分析及地质构造特征的分析,作出了镇远施秉金伯利岩群含矿性很差,远景不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温泉利用的历史可上溯两千年,但地热作为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始于上世纪70年代。30多年来,我国地热勘查开发取得了极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将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地热作为极具潜力的新能源,应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我国地热勘查开发的特点目前,正处在第二次高潮中的我国地热开发,具有以下特点:1.多元投资地热勘查开发。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单一投入的机制已经结束,现在的主体是开发商的自由投资,但在有的地区,地方政府或勘查开发事业单位也看到了地热开发的前景及本身手中的地域优势或专业优势…  相似文献   
6.
人类进入21世纪,能源在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显重要,同时也明显影响到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地球上常规化石能源的消耗在加速,资源勘查赶不上资潍开采;几年来国际石油价格已飙升了近3倍,选到每桶70美元在这样的压力下,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作为人类的替代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李家  张烜  周丽丽  刘颖 《现代测绘》2007,30(1):13-15
本文介绍了在AutoCAD环境中,对椭圆和样条曲线以面积为逼近指标调整偏移距离,用B样条函数处理偏移后样条曲线的控制数据,生成多段线逼近原椭圆或样条曲线的方法.解决了房产测量和建筑设计中将椭圆和椭圆弧精确地转化为多段线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柯丽娜  李家  王方雄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172-173,176,16
地理信息系统是20世纪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融计算机技术、测绘学、遥感、应用数学、信息科学等于一体的综合且集成的信息技术,它的教学模式尚处在探索之中,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社会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用人需求,提出了基于ArcGIS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课程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对其他相关学科的教育培养模式革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视角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长期以来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供需不平衡是造成乡村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视角,以“供给—需求”“要素—结构—功能”为主线,阐释了农村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的互馈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实现乡村土地利用功能的供需平衡,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研究结果如下:① 综合土地整治是一种多功能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当前解决乡村问题、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其本质是从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生产主义向兼顾社会、经济、环境等的非生产主义的转变。② 乡村土地利用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4种主要功能,满足乡村振兴在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其中生产功能分为农业、商业、工业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分为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功能。③ 农村土地整治沿整合土地利用要素、重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功能的路径,从供给侧因地制宜地平衡乡村发展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需求。④ 今后,农村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的研究应该考虑不同空间尺度下土地整治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与模式,定量分析土地整治影响下土地利用的多功能供给以及不同类型乡村发展对土地利用功能的需求,从而为土地利用和乡村振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SuperMap Objects中创建缓冲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  徐进  刘苏雯  朱永春 《测绘通报》2010,(1):28-30,34
基于SuperMap Objects进行缓冲区分析时,由于地图坐标系单位与用户输入距离单位不一致,导致无法直接使用Buffer方法正确地生成缓冲区。提出变换缓冲区半径距离单位创建缓冲区、构建椭圆对象创建点对象的缓冲区、变换缓冲区对象坐标系创建缓冲区等方法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