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80年代初,已故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先生倡导复兴人文地理学以来,国内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有如枯木逢春,奇葩竞放,先后已有多本人文地理学的专著问世,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前不久,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李润田教授主编,有王发曾等几位青年人文地理学家合写的《现代人文地理学》,又为国内人文地理学苑增添了一株新花.作者们历尽整整五年的时间,以极其严谨的科学精神,三易其稿,力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反映我国当代人文地理研究的特色,构筑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基本框架,回答一些热点问题,不求其全,但求其新,体现了人文地理学的现代特点,是一本可读性强的新著.1993年,该书获得河南省优秀图书一等奖,全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著作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地理学报第28卷第4期(1962年)发表了陈才同志“试论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向”的文章。该文着重从国内外经济地理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向,提出了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中客观上形成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即对地理环境同人类社  相似文献   
3.
全国第二次人文地理学讨论会,在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研究组的主持下,于1983年5月7日至12日在南宁市召开。计量地理学讨论会也一并召开。出席会议代表90余人,是一次人文地理学和计量  相似文献   
4.
李振泉 《地理学报》2000,55(4):509-509
作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地理学"九五"核心课程教材之一,由李小建主编的<经济地理学>,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9年9月出版.这是20世纪之末,我国经济地理学基础理论研究和高等学校地理教材建设的一件非常可喜的事.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经济区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但我国经济区一直未能正常、稳定地形成和发展,是认识和体制上的障碍。划分大经济区要着眼远景发展方向;照顾自然区域单元的完整性和自然资源的协调性;考虑经济结构相对完整和专业化特点突出,要有大的经济中心和统一的交通运输网络;适当照顾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的完整性等原则。对比众家方案,从而提出把我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新疆、西藏九大经济区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6.
根据1980年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上部分代表复兴人文地理学的呼吁,由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人文地理学讨论会,于1981年5月13日到19日在杭州市召开。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次关于人文地理学的讨论会,共有76位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其中有在我国早期人文地理学的传播和发展上,做过重要贡献的老一辈地理学家;也有广大的积极关心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中青年地理工作者;国家经委、  相似文献   
7.
试论长春市商业地域结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李振泉  李诚国 《地理科学》1989,9(2):133-141
  相似文献   
8.
地理学报第28卷第4期(1962年)发表了陈才同志“试论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向”的文章。该文着重从国内外经济地理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趋向,提出了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中客观上形成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即对地理环境同人类社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地系统是近年来中国地理科学提出的新概念。它是对长期以来地理科学不断分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二元结构的分道发展局面的逆反。即在现代地理学发展的新阶段.融合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形成综合的人地系统。这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需求,学科发展的客观必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