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上中游"农牧交错带"土壤侵蚀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景可 《中国沙漠》2002,22(5):466-472
黄河上中游“农牧交错带“侵蚀环境形成于地质时期,发展于人类历史时期.现代侵蚀环境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环境要素的主要特征是: ①降雨量具有时间上年际的波动性和年内的集中性,空间上分布的不均匀性;②地表组成物质松散,以沙性物质为基调;③植被类型简单,以草本植物为主,覆盖度低.由侵蚀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侵蚀产沙特点是:①侵蚀产沙类型复杂;②泥沙来源多样性;③区域产沙具有空间的不均匀性、年际的波动性和时间的集中性.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属性难以改变,但是人们可以通过退耕还林还草调整人-地关系,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产业结构来抑制和修复侵蚀环境.  相似文献   
2.
变权模型     
李钜章 《地理研究》1992,11(3):58-64
在考虑、分析多因素复杂问题时或自然界中都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各因素的权重因具体情况不同而变动的情况。为此提出一种各因素的权重由各因素的组合情况决定的模型——变权模型,以一种简单的基本形式,用实例说明根据若干已知样本建立变权模型的方法。其数学基础是回归分析。但又不同于多元同归分析。这对还不能达到数理化,又缺乏足够用于建模的可靠数据之地理学将会有较广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貌基本形态划分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李钜章 《地理研究》1987,6(2):32-39
本文从地貌学的性质出发,确定形态分类的指导原则应着眼于反映成因的形态。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形态基本类型的分类系统。给出进一步划分基本形态类型的两个分类方案,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已有的冲沟发育问题,它的增长速度,可能损失的面积,以及在目前无冲沟发育(无黑钙土森林区)的新开发地区存在着的冲沟威胁等问题,引起科学研究和设计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侵蚀模型探讨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国内外曾研究出不同类型的坡面侵蚀计算模型,但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流域侵蚀计算模型,至今流域侵蚀量仍以输沙量替代。本文充分利用黄河中游不同区域具有大量淤地坝的条件,再通过侵蚀影响因素机理的分析、在侵蚀形态类型区的划分等基础上探讨侵蚀变权模型的建设。首先选择了155个“闷葫芦”淤地坝,采集每个坝的年均淤积量,以及相应流域的侵蚀影响因素:植被盖度、降雨量、沟谷密度、切割深度、地表组成物质、>15°的坡耕地面积比等资料,采用变权形式,建立侵蚀强度宏观估算模型。最后用年降水量与年输沙量的关系对模型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6.
风沙对黄河内蒙古河段河道泥沙淤积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通过对黄河内蒙古河段河道淤积泥沙打钻采样,以及黄河沿岸及支流产沙地层采样分析对比,暴雨、洪水等分析追踪河道淤积泥沙源地表明,黄河内蒙古河段河道泥沙淤积主要来源于乌兰布和沙漠及十大孔兑(沟谷)的库布齐沙漠和丘陵沟壑梁地。通过输沙平衡法计算该河段河道泥沙淤积量得知,1954-2000年该河段淤积泥沙总量约20.11亿t,其中大于0.1mm的粗沙为15.57亿t,占总量的77.424%;小于0.1mm的泥沙约4.54亿t,占总量的22.57%。风成沙入黄淤积量是:乌兰布和沙漠6.0552亿t;库布齐沙漠5.8499亿t;二者约占大于0.1mm粗泥沙总量的76.46%。  相似文献   
7.
地貌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貌学是现代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本文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以来在地貌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包括河流地貌、黄土高原与坡地地貌、青藏高原及南极地貌与第四纪、喀斯特与旅游地貌、地貌实验与模拟、地貌制图共六个方面,对地理资源所地貌研究团队目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并就提高地理资源所地貌研究在学科发展和服务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是黄河中游的核心地区,其土壤侵蚀之严重,侵蚀危害之大早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但严重侵蚀何时开始,与地理环境有何关系,在学术界至今还存在较大分歧;一是认为黄河中游的侵蚀由来已久,是一种地质过程,人类活动参与以后使侵蚀发展。另一认为黄土高原的侵蚀是由于土地利用的不合理,破坏了生态平衡而引起的。这种分歧不仅涉及到对本区地理环境演变的认识问题,而且还直接关系到黄河中游生产方针和治理方向的确定。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侵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钜章 《地理研究》1989,8(2):112-114
沙漠化是干旱地区面临的严重问题.目前地球上受其影响的面积已达3843×104km2余,涉及近百个国家和地区.1977年8-9月联合国在内罗毕召开了世界沙漠化会议,商讨沙漠化现象及其成因和可能采取的防治途径.正值此时,国内第一部阐述风沙运动和风沙地貌的专著——《风沙地貌学》由科学出版社于1987年10月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理学会受国家计委国土局的委托,于1983年12月上旬在湖南省召开了《山区综合开发》学术讨论会。本文根据会议上的部分发言摘录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