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燃气GIS地理网络模型构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亮洁  牟乃夏 《测绘科学》2006,31(2):72-73,80
在分析城市燃气地理网络的特点、构成要素、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将燃气地理网络抽象为物理网络、几何网络和逻辑网络三个层次。介绍了三个层次网络模型的特点与本质联系,提出了燃气网络构造的拓扑规则(边-边规则、边-结点规则等),给出了燃气网络构建的流程和实现框架。并以十堰市燃气GIS的网络模型为例,说明了燃气地理网络模型的构建技术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图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数据更新、数据组织的效率问题,提出采用3S技术与数据库系统一体化集成的新模式,以实现地图数据的快速更新、合理组织、存储和管理;阐述了以Oracle9i作为数据库平台所构建的地图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数据的组织与存储;论述了3S技术与数据库一体化集成新摸式对提高数据利用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县域农村贫困的空间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县级行政区划为研究单元,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中选取贫困的影响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空间分析和 BP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各县域的自然致贫指数和社会经济消贫指数,并在分析贫困内在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明晰了空间贫困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自然因素是现阶段中国县域主要的致贫原因,全国县域自然致贫指数的分布呈现出明显随纬度和经度地带性分布的规律,自北而南、自西而东逐次呈带状排列分布。社会经济因素对贫困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全国县域社会经济消贫指数的空间分布较为破碎,各省区内部县域社会经济消贫指数的变异系数均大大高于自然致贫指数的变异系数。全国贫困压力指数以“黑河-百色”一线为界,东中西差异显著,呈现“大分散、小聚集”的空间分布格局。本文识别的贫困县与国家确定的重点扶贫县在空间上具有较高的重合性。  相似文献   
4.
潘竟虎  杨亮洁 《干旱区地理》2017,40(6):1274-1281
利用位序-规模分析法、ESDA-GIS、空间变异函数、重心迁移与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2004和2014年全国34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房价收入比的空间分异格局、总体趋势、空间异质性和自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单元房价收入比空间分异显著,2004年呈现东部>西部>中部、北方>中部>南方的趋势,2014年则呈现自北向南、自西向东依次递增的态势。10 a间,房价收入比的重心向正南方向迁移;地级单元的房价收入比整体呈扩大趋势;从一线城市到五线城市,房价收入比整体表现出下降的态势。房价收入比的自相关性在不断增加,冷点区大幅扩张而热点区大幅收缩。城市化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市房价收入比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CA模型的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义乌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元胞自动机的有机集成而构筑的GeoCA-Urban模型模拟义乌市城市空间扩展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从发展速度分析,义乌市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起步—缓慢发展—爆炸发展的过程,而且爆炸式发展还在继续,从发展的空间布局上分析,义乌市在交通(主要是浙赣铁路和主要公路)、水系(义乌江)和城市中心辐射作用下,经历了带状(东北西南向)—椭圆—圆形的发展过程。通过设置转换规则、参数,真实直观地再现展示了城市空间系统的演化过程,为城市规划等提供了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6.
城市遥感图像的地理分析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一体化技术,以义乌市为例,通过对城市遥感图像进行地理分析,对城市空间格局演变进行动态监测和模拟,并结合区域经济统计数据,展开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布及其动力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是多种驱动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潘竟虎  魏石梅  张蓉  杨亮洁 《地理学报》2022,77(10):2494-2513
利用腾讯迁徙数据构建居民城际出行网络,分析了不同时段、不同交通方式下中国居民城际出行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及主要城市群的对内、对外居民城际出行模式。研究发现,2018年中国居民城际出行网络呈“东密西疏”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以京、沪、穗—深、蓉—渝等高中心性城市为顶点的顶层跨区级“钻石型”网络结构。“春运”时段城际出行的重心相较日常出行更偏向于西南,居民城际日均出行规模亦高于其他时段,特殊节假日城际出行具有显著的空间邻近效应。不同出行方式下的出行人口、出行范围和出行交通网络差异显著,航空、铁路、公路出行分别承担国家级、区域级和地方级城际出行的人口集散。主要城市群对内出行网络呈现“核心—邻近—边缘”空间格局,以多中心双核出行模式为主,对外出行网络则呈现“跨区—邻域—地方”的格局,以单中心单核出行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