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解黑颈鹤在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繁殖状况,2019年4月20到5月20日,采用直接观察法并借助定位仪对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的繁殖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35处黑颈鹤巢址,巢址在党河湿地分布不均匀,大部分黑颈鹤巢址分布在党河湿地东北侧以及下游地区。分析了黑颈鹤巢址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并提出了黑颈鹤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
红外相机在物种多样性监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我们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间,在盐池湾自然保护区雪豹(Panthera uncia)栖息地约400km2的范围内系统性地布置了62台自动红外相机,以期了解该地区的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估测该地区的鸟兽物种总丰富度,评估红外相机在该地区鸟兽调查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关键物种的栖息地利用及种间相互作用进行探究。调查共回收红外相机57台,累积相机工作日10171天,拍摄到野生动物有效独立事件2868次。记录到至少17种哺乳动物,分属5目11科,记录到20种鸟类,分属4目7科,其中豺(Cuon alpinus)为IUCN濒危物种,雪豹和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为易危物种,兔狲(Felis manul)、香鼬(Mustela altaica)、高山兀鹫(Gyps himalayensis)和秃鹫(Aegypius monachus)为近危物种。使用Chao2和基于出现率的盖度估计(incidence-based coverage estimate,ICE)两个统计量进行物种总丰富度的非参数估计,并做物种稀疏曲线,对取样强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红外相机对兽类和雉类物种的取样较为充分,而对鸟类的取样还不完全。使用占有率模型(occupancy modelling)对欧亚猞猁(Lynx lynx)及其潜在猎物物种的栖息地利用与种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表明调查范围内,欧亚猞猁对栖息地的利用与海拔因素无关;高原兔(Lepus oiostolus)和高原山鹑(Perdix hodgsoniae)在栖息地利用上倾向于与欧亚猞猁相回避,而鼠兔(Ochotona spp.)对栖息地的利用则与欧亚猞猁相独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