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广州市公交车自2001年开始英语报站以来,站名译法五花八门、一汽、三汽等广州市内各大公交公司都陆续推出有英语报站的线路,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叫很“复杂”。 乘客:直译意译最好统一 目前,用荚语报站的公交车上的站名翻译既有用汉语拼音拼写的直译,又有意译方式,往往让乘客“一头雾水”,如“天河城”,有的译成“Tianhe Plaza”,有的译成“Teem Plaza”。又如石牌桥则直译成“Shipai Qiao”,执信路译成“Zhixin Lu”,全部是拼音;锦城花园则是“JinchengGard…  相似文献   
2.
企业是国内外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化工作关注的重点领域。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需求的出现,国内外标准化领域也发生着与需求相呼应的变化。国际上,企业层面的核算标准已经提高了对企业供应链排放的核算与报告要求,同时,针对具体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标准也进入制定程序;国内企业核算标准更加贴合中国实施重点企业直报、碳排放权交易等任务的需要,注重与国内现有标准体系、企业计量基础的衔接,更具可操作性。通过对ISO 14064-1修订版、ISO 19694系列标准及GB/T 32150、GB/T 32151系列标准的比较发现,这些标准采用了基本一致的核心方法,为未来可能的交流衔接提供了基础;标准间的差异主要源自适用范围与施用对象的不同,体现在排放源划分方式、数据获取方法、体现特定导向的要求等方面;虽然这些新变化有利于不同市场、地域或行业的企业更好地体现其排放特点,但也对企业未来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中国企业梳理温室气体核算的核心工作,建立基础的数据收集体系;同时也理清各标准差异,建立相适应的报告能力;建议中国标准制定机构关注标准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根据国内温室气体管理的政策与措施分阶段制定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