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国内外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及保障制度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梦鸽  李俊峰 《热带地理》2014,34(2):259-26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问题。文章根据国内外近十多年来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国内外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及保障制度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国外学者利用社会学模型和质性研究方法,对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政府完善法律法规和创建救助组织的融合策略建议。国内学者侧重于研究失地农民个人属性、就业培训、户籍、生活空间等因素对其城市融合的影响,提出政府和失地农民个人都需进行改变以促进失地农民的全面融合。未来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及保障制度问题的研究应注重量化方法与质性方法的综合运用,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测量模型,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得更加紧密,改善失地农民的生存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俊峰  焦华富  梁梦鸽 《地理研究》2012,31(12):2162-2172
跨江发展是滨江城市拓展生长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对国内外跨江发 展城市分析的基础上, 从跨江主体组织方式的视角, 探讨了城市跨江发展的一般模式和过程, 分析了城市跨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城市跨江发展可分为独立跨越、 组合跨越、兼并跨越和联合跨越四种模式, 其中, 独立跨越和兼并跨越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两 种跨江发展模式; (2)城市跨江发展一般经历初始、生长、加速发展和稳定发展四个阶段。 小江河流域城市的跨江发展为渐进过程, 多为城市自组织结果, 而大江河流域城市的跨江发 展主要集中在加速发展期, 多为他组织结果;(3)城市跨江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政治、 科技等多种因素影响; (4)跨江发展过程受需求力、保障力、引导力和驱动力等共同驱动, 其中, 政策引导下的体制创新、区划调整下的空间整合、园区带动下的区域发展、交通引导 下的空间组织是当前城市跨江发展最为重要的引导和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