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1.
随着北京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深层化发展,关于北京市第三纪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相对于第四纪工程地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在系统分析大量工程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沉积学一般原理,首次从地质构造角度对北京平原区第三纪沉积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结论,并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大量的钻孔地层资料和物理力学试验资料对中心地区(336km2面积,100m深度范围),进行了工程地质统一分层的探讨,为今后中心地区深部地下空间规划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第三纪地质条件、尤其是工程地质条件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2.
长距离地铁隧道的运营期间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本文以北京市M8二期北段为例,进行该类问题的分析研究,首次建立了科学的评价方法体系。根据本文的方法体系,在一定渗流计算的基础上,获得了北京市M8二期北段对渗流场阻隔作用的量化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环境及工程影响评价,评价结论为保证地下水环境和该新线建设节省造价和工期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本文工作也为今后地铁建设中类似问题的评价与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受我国传统"山水园林"文化观念的影响,目前人工湿地规划选址更多是基于"仿生态"和"景观风貌协调"等人文美学要素的考虑,而对自然因素,尤其是地质因素考虑得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工湿地的后续建造和运营。在案例系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一般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选址的原理,重点分析了对人工湿地规划选址影响较大的区域地形地貌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水文地质条件3类主要地质因素;结合人工湿地建造和运营的需要,综合3类主要地质要素的分析结果,提出一种"因地制宜"的人工湿地科学规划选址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地下空间开发引起的地下水渗流场变化量化评价需要,本文就渗流场受地下结构阻隔后的稳定流状态下的流量及各部位(上游段、阻隔段和下游段)的水位计算公式进行了探讨,分别导出了上、下阻隔两种情况下的承压水问题的解析解和潜水问题的半解析解,并利用数值试验直观解释了一些阻隔现象,以及获得了小水力梯度条件下潜水问题半解析解可以用同条件下的承压水问题解析解来近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