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中国建设用地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变异系数、希尔指数与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我国2002—2008年建设用地变化的区域差异及空间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2002—2008年我国区域建设用地的变化差异总体上呈减小趋势,但区域差异仍较为明显。(2)我国区域建设用地的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东部地区"高高"聚集,西部地区"低低"聚集。当前我国土地利用处于"倒U"型变化曲线的顶部区域,土地利用的压力依然很大,应根据土地利用变化的差异性及空间相关性,科学地制定区域土地供给政策。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经济效率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吉林省2003~2013年经济效率差异和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经济发展总体效率相对较高,纯技术效率值较为稳定,规模效率值波动上升,处于规模收益持续递增阶段,规模效率始终是影响综合效率的主要原因;中部地区的综合效率水平高于东部和西部;在分解效率方面,与综合效率大致相同,中部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高于东部和西部;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不同城市投入的资源水平存在差异,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呈现出由中部地区向东、西部扩张的空间格局。不同城市类型、城市规模对吉林省经济效率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区域经济政策、市场经济、工业基础和产业集聚、科技水平等驱动力共同作用于吉林省经济效率空间格局的演化。  相似文献   
3.
4.
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运用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相对发展率、泰尔指数定量分析1995年以来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征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分析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绝对差异总体增大,相对差异呈明显的倒“U”型,但金融危机过后有进一步上升趋势;区域内部差异远大于各省区之间差异,各省区内部差异明显不同,黑、辽与吉、蒙东呈现出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差异水平匹配的“高高”、“低低”俱乐部发展趋势;经济水平呈现出显著的“T”字型空间格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南北差异明显,辽中南城市群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对东北地区经济差异演变与空间格局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主体功能区划将进一步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文刚  陈英 《地理科学》2008,28(4):586-586
第三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于2008年7月13日在东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会和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生会联合承办,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各所等30多家单位协办,ESR 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对本次年会提供了赞助,同时东北师范大学暨吉林省自然博物馆给予了大力支持。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执行主席,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王文刚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薛康教授、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张柏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饶从满教授、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常务副主席梁育填博士等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高度评价了本届研究生学术年会,并对所有与会研究生提出殷切希望。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常务副主席、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博士生姚允龙主持了年会主题论坛。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阎百兴研究员做了"东北黑土水土流失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报告;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丁四保教授做了"关于区域问题和区域地理研究"的报告;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宫辉力教授做了"对地观测技术与国家减灾需求"的报告。这些精彩的报告赢得了与会学子的阵阵掌声,现场反响热烈。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土地财政扩张及对经济效率影响路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汝资  刘耀彬  王文刚  谢德金 《地理学报》2020,75(10):2126-2145
土地财政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过程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特征。本文考虑效率提升的结构性特征,从规模经济效应、技术抑制效应等方面构建土地财政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进而从投资挤占效应、成本拉动效应探索其传导路径,并基于2005—2015年中国285座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集,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其影响过程机理与区域分异特征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 2005—2015年间,中国城市土地财政规模持续扩张,并由沿海城市向内陆城市扩散,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却出现波动下降趋势。② 整体上,土地财政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对西部、中部、东北等地区以及中小城市、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的影响依次增强,而东部地区与超特大城市并不显著。③ 土地财政对经济效率影响的技术抑制效应显著大于规模经济效应,中部地区、Ⅰ型、Ⅱ型及超特大城市尤其严重。④ 具体传导路径为,土地财政扩张主要通过房地产开发带来的投资挤占效应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其次是房价上涨的成本拉动效应,而工资水平上升主要在东部地区、Ⅰ型及以下规模城市发挥作用。以上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最后提出明确土地出让收支范围、产业梯度转移与升级、宏观调控与因城施策并行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着重剖析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与城镇化之间的作用机理,并结合实证案例分析其作用过程与格局,认为:1)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具有相互影响、耦合发展的特征,耦合机理体现为区域发展过程中旅游中心地与区域地理空间增长极两种中心地系统的空间耦合;2)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在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及劳动力就业等方面有着极强的非空间要素耦合表现;3)通过对实证案例的分析,发现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会影响甚至改变区域原有的城镇体系格局,而借助旅游产业发展起来的次级中心城镇往往具有旅游吸引物集聚地与旅游服务地为一体的旅游中心地特征。  相似文献   
8.
第三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于2008年7月13日在东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区域农地生产效率及其变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方法对吉林省2001~2009年农地要素资源的投入生产效率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如下:①农地生产效率研究显示,2001~2009年吉林省农地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相对较高,在未达到DEA有效的年份,规模效率对综合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从区域特征上看,2001~2009年中部地区平均综合效率水平高于东西部地区,东西部地区平均综合效率水平相当;②农地生产效率变化研究显示,吉林省各地区2001~2009年相邻年份农地利用的综合效率变动相对较小,历年全要素生产率则在总体上保持了一定的增长趋势;2001~2009、2001~2005和2005~2009三组对比时间点的农地生产效率变化显示东中部地区的农地生产平均综合效率呈现下降趋势,西部地区综合效率呈增长趋势,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要素生产率均呈增长趋势,西部地区变化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东北沿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其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低位运行,与该地区的自然禀赋和所享受的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优惠政策极不协调。从边缘的区位条件、特殊的地缘环境影响、地理环境对资本投资的障碍、产业结构的刚性制约、有限的经济腹地、劳动力日益减少与生态功能的限制等七个方面探讨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并尝试透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一个案,探讨我国东北沿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