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吉林省新型城市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21世纪重要的区域开发战略,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吉林省如何抓住这个机遇,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质量,走出一条新型城市化之路,从而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宏观背景下,客观分析了吉林省城市化的现状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吉林省新型城市化未来发展重点是加强长吉大都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完善城镇体系,构建“一群三组团”的城市体系格局,形成职能分工明确、功能协调,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的城市群体。  相似文献   
2.
袁家冬  刘绍峰 《地理科学》2014,34(8):914-920
琉球群岛何时开始出现人类?琉球人来自哪里?琉球民族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还是大和民族的一个分支?这些关于琉球民族本质的问题目前学术上尚存争论。运用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对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和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琉球群岛人类种群的起源、迁移以及琉球人与东亚地区其他民族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讨论。考古学研究发现,在旧石器时代琉球群岛已有人类活动的痕迹。群体遗传学关于人类线粒体DNA与Y染色体解析以及基因组比较研究证明,起源于非洲的古人类,大约在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晚期迁移至东南亚地区,之后逐渐扩散至日本列岛和琉球群岛成为现代日本人和琉球人的祖先。琉球人与日本人的亲缘关系密切,都保留着阿伊努人的生物学遗传特征。考古学发现和文化人类学对于文化相近性的分析显示,冲绳诸岛以北的北琉球文化与日本的绳文文化亲缘关系密切,先岛诸岛的南琉球文化与南岛系文化更为接近。此外,14世纪以后在琉球王国与东亚各国的贸易交流过程中,来自中国大陆、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地区的一些文化要素也渗透到传统的琉球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3.
紧凑型城市发展是相对于分散型城市发展较为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为探索东北三省城市紧凑度现状及特征,首先,从土地利用紧凑性、经济紧凑性、人口紧凑性、基础设施紧凑性,环境协调等方面切入,建立紧凑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东北三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紧凑度进行了评价,并从空间和数量统计角度,应用SPSS软件,归类分析了城市紧凑度的分布特征;其次,以计算得到的紧凑度指数为基础,借助GIS软件,运用空间全局/局部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东北三省城市紧凑度分布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理加权分析方法,对紧凑度与影响紧凑度分布的主要因子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城市紧凑度呈现出较为突出的极化分布现象,不同主因子对紧凑度分布影响的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曹艺民  袁家冬 《地理科学》2004,24(6):764-766
旅游产业发展空间结构是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关键与核心。为了科学合理地综合开发旅游资源,建立和发展旅游产业,有必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系统理论,研究和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结构。这对于制定和实施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日本三大都市圈快速轻轨交通网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大都市圈的快速轻轨交通以快速、高效而闻名于世.快速轻轨交通的建设为现代化城市交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日本三大都市圈的快速轻轨交通的建设始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20年代,日本三大都市圈的快速轻轨交通网的骨架基本形成.在快速轻轨交通的建设中,日本政府、城市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民营资本的积极参与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过不断地对原有线路进行改造和新线的建设,使得三大都市圈的快速轻轨交通网日趋完善.随着三大都市圈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三大都市圈快速轻轨交通的建设重点由路网的全面改造转移到提高主要线路的功能方面.其中,对临海、内陆工业区与城市中心地区的联络线路和居住、教育文化机构聚集的郊区新城与城市中心地区的联络线路的改造和新建成为日本三大都市圈快速轻轨交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基于东北地区2009年、2012年和2015年A级旅游景区数据,采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相关分析等数理和空间分析方法,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从类型、均衡度和密度等方面对东北地区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09年、2012年、2015年3个时段,东北地区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上呈集聚状态,且集聚程度具有先强后弱的演变特征;省会城市和主要交通节点城市附近A级旅游景区核密度较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东北三省A级旅游景区核密度增强区域扩散较快,但蒙东地区变化较慢;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受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影响很大,其中地形地貌、水文是影响A级旅游景区分布的内生因素,而社会经济水平、交通等是重要的外推动力,对A级旅游景区分布影响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7.
论长春都市圈的地域范围与空间结构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都市圈地域范围的界定是都市圈研究的基础。科学地确定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是保证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与周边乡镇的资源的整合,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土地利用一体化,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长春都市圈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心区域,具有雏形期都市圈的基本特点,都市圈的构建对于推进吉林省域及东北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国内外相关的都市圈范围界定方法,以日常生活圈为视角,科学合理的确定出长春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距离、引力模型、通勤率等指标,对长春都市圈周边乡镇与中心城市之间的隶属关系进行验证,同时划定出长春都市圈的地域范围和空间结构。希望通过都市圈的构建,淡化行政区划,保护绿色开敞空间与土地资源,建设紧凑型的城市形态与相对分散的功能化区域,积极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  相似文献   
8.
伊春市城镇体系的演变及对策--一个"边缘化"地区的实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修春亮  袁家冬 《地理科学》2002,22(4):495-499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边陲,小兴安岭腹地,社会经济和城镇系统是伴随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的大规模开发而形成的,在1990年代的区域发展中,与主流和核心地区相比,在先进生产力和生态方式发展方面的差距在拉大,表现出日益“边缘化”的特征,此间,市域城镇体系特征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特征表现为作为支撑各城镇发展的新的基本经济部门成长缓慢,各城镇的成长已经走向分化,而且这中分化在市域内部印证了“边缘化”现象的存在,作为地广人稀,生态条件优越的地区,伊春也存在摆脱边缘化趋势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袁家冬  周筠  黄伟 《地理研究》2006,25(1):112-1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大城市的地域空间组织开始从单体型城市的简单形态,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诸多城市和地区相互交融形成的都市圈的复杂形态转变。大上海、大北京、大广州、大沈阳等大都市圈的雏形已经初步形成,同时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的周边地区,一些区域性都市圈和地方性都市圈也在逐渐形成。以这些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施都市圈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一个共识。正确引导都市圈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国新形势下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指出了我国目前都市圈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对都市圈的基本概念、地域本质、形成机理、地域结构与空间形态、类型与规模等进行了分析,为我国21世纪都市圈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典型旅游城市生活服务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旅游城市是城市居民和外来旅游者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空间。根据城市发展的综合性目标与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密切对应理念,构建生活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中国23个典型旅游城市数据,运用TOPSIS模型评价2010~2016年典型旅游城市的生活服务水平,并引入障碍度模型分析旅游城市生活服务的主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2010~2016年中国旅游城市生活服务水平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城市排序比较稳定,珠三角和长三角旅游城市的总体水平较高,但仍未达到生活服务的高水平阶段;旅游城市在社会文化、经济基础和开放共享层面的评价得分逐步上升,公共服务和出行设施的评价得分下降明显,城市公共服务提升和出行设施的增量建设不足;大多数城市生活服务的主要障碍因素来自出行设施、开放共享、公共服务和社会文化,并且在出行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文化上的障碍度仍有增大的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