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介绍了河南省社会发展实验区的现状,总结了实验区现已具备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条件。并对实验区今后的建设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施调查研究,深入地总结了河南省竹林,孟庄,林州等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建设以来的主要成就,经验与存在问题,并进行了具体的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3.
产业带聚集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带的聚集经济效益是一种综合效能效益,它是泛指由设定的产业聚集区优化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益与其在非聚集状态下离散化经济系统运行效益拟作比较所产生的增益。一、国内外产业带的聚集经济效益产业带是由众多的彼此配合密切的生产部门围绕资源中心、中心城市或交通方便的地方展开合理的生产布局逐渐演变而成。如美国大西洋沿岸的东北部是世界范围内发育最早的加工工业集中地。19世纪中叶以后又在中部五大湖以南形成新的工业集中区。接着,东北部和中西部又连成一个北起缅因州,南至弗吉尼亚州,西到威斯康星州包括100多个大中城市工业集中化程度更高的北部工业带。日本在第二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科学含义,指出,把农业综合开发仅仅理解为对未被利用及利用不充分的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和把农副产品加工及其综合利用列入农业综合开发的研究内容都是欠妥当的。现阶段,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研究应以开发潜力的评价研究、开发模式的优化选择研究和类型区农业综合开发组织结构的选择研究为重点。  相似文献   
5.
地理学力求通过综合途径研究国土、自然资源利用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与配置问题。这门科学的实质旨在以具体的资料表明作为统一体的矿藏、土壤、森林和水的自然条件及其资源,全面地把握开发自然资源和发展生产力区域综合体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河南省村镇发展概况 河南省村镇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兴衰,同时又因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历经多次变革。建国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城乡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镇面貌从根本上发生了新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加促进了村镇的建设与繁荣。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证了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地位与作用,并对农业综合开发的基础与潜力作出了全面的分析与评价。认为该区域农业综合开发必须落实到多种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上。文章对各类重,点生产基地的建设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特点与扶贫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贫困人口概念及其具体的划分标准,分析了河南省贫困人口所处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计划生育失控、劳动者科技文化教育滞后 造成现阶段贫困的主要原因。并且在总结河南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指出了今后扶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及庆继续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