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石燕平 《地理教学》2011,(10):48-49,42
地理图像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图像的表现效果,直接影响到对信息接收。本文利用CorelDraw这一强大的绘图软件,以地理图像媒体中的政区图、示意图和统计图为例,就地图的数字化过程和示意图的绘制,抛砖引玉,希望能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2.
石燕平 《地理教学》2011,(15):26-27
现行人教课标版初中地理实验教材与以前的人教大纲版教材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教材由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两部分组成,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活动性课文,约占整个教材篇幅的一半。  相似文献   
3.
借助空间数轴,纵横向展开思考。以长江为例,上游穿峡切谷,造就了虎跳峡、长江三峡等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中下游串起了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这些湖泊的成因都是因洼地积水而成,深度相对不大,易淤积成陆,与东非裂谷带上的湖泊、贝加尔湖等由于板块张裂凹陷积水所成的深水湖泊在深度自然不能比拟;从上游山区到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区(或转换位置),既有冲刷力强(形成峡谷,水能丰富),又有挟带泥沙多的特点,长江三峡正好位于上游向中下游的转换位置,这里一建大坝,高峡出平湖,蓄水库容量大、水力资源丰富是优点,但泥沙淤积则是缺点,这与三峡所处位置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