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三峡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安全评价--以重庆忠县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建成  高明 《山地学报》2004,22(1):73-78
资源、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区域生态系统安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以重庆忠县为例,讨论了三峡库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安全评价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研究了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质量和保护整治能力三方面15项指标在内的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不安全指标阈值的确定和不安全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了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能源消耗数据,采用IPCC碳核算方法和LMDI分解模型,探讨了2000—2019年江西省一次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Tapio脱钩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脱钩特征。结果表明: 1) 一次能源碳排放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15年以后碳排放量年均增长速度放缓、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加快。2) 对碳排放量增加起促进作用的因素为人口效应、经济产出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其中经济产出效应的作用最为显著;起抑制作用的要素为能源强度效应,能源替代效应不明显。与2000—2015年仅能源强度效应使碳排放量下降的情况不同,2015—2019年能源强度效应、能源替代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均使碳排放量下降,其中能源强度效应贡献率比2000—2015年高3倍。3)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以弱脱钩为主,其中2016—2019年脱钩弹性呈逐渐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3.
秦建成  高明 《山地学报》2003,21(6):702-706
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中最活跃和最普遍的现象,是土地利用类型从低生态位向高生态位转变的自组织行为。对不同层次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进行调控,才能实现土地的持续利用。本文在生态位理论和系统边界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模型,定量分析了重庆市土地利用类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研究表明,重庆市农用地与非农用地经济生态位差较大,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更加剧了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的速度和强度。同时,从经济生态位的角度探讨了持续土地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