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成都市可持续发展模拟与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建  刘莉  罗文锋  张军 《山地学报》2000,18(5):474-480
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成都市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四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为基础,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符合实例情况和发展趋势,因此该系统具有相当的可信度。通过各种参数的调整和输入,研究了整个系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概况及调控对策。该种模拟和预测方法,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研究提供一定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彭州市银厂沟经历"5·12"汶川地震后,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较之前更为频发,对当地农户的生产生活,特别是对聚落环境构成了极大威胁。针对灾后聚落重建的方式,选取"原址重建"和"统规统建"两种典型模式,采用半结构访谈法,结合问卷调查,从基础设施、生产方式、防灾意识等方面,分析地震前后聚落应对山地灾害环境的适应性特征。结果表明:聚落应对灾害环境的适应有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消极适应是灾后重建农户生产方式单一化加剧,对土地依赖性增强,人为活动负面干扰对环境影响有增大趋势;积极适应表现在"原址重建"房屋规模趋于理性化,房屋结构偏向选取安全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类型,提升道路通达性,亲属集中并互帮互助,均可有效加快恢复重建进度。相对于"统规统建","原址重建"农户生活及生产方式表现出一定的多元化趋势,更有利于适应灾害环境;较地震前,农户防灾意识有所提高,在山地灾害群测群防体系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相似文献   
3.
泥石流研究中的渗流模型及分形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泥石流爆发的渗流模型(李后强等)基础上,考虑了水和细颗粒特殊的相互作用,具体分析了泥石流爆发的孕育过程,并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一个点渗流模型。又引入分形及多分形理论对颗粒粒径分布进行了试探性描述,为描述泥石流中颗粒分布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Horton定律及分枝网络结构的分形描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Horton定律的基础上提出分枝网络结构的端头构成的集合的分形维数更具有实际意义,并得出了端头集合的自相似维数。在此基础上,又给出了具有两个不同分枝长度比的两分枝结构的端头的多分形描述,并定性地分析了其f(α)~α谱和Dq~q谱。讨论了其在实际河流网络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