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砷含量特征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通过对北京市菜地、稻田、果园、绿化地、麦地以及自然土壤6种土地利用类型共500 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砷积累的影响。与北京市土壤背景值相比,砷在土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累积现象比较普遍。在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自然土壤的砷含量最低,最接近背景值;菜地和稻田的土壤砷含量的增加最为显著。以基线值为标准,北京市涉及土地利用的土壤砷含量总体超标率为1.8%;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菜地、果园、麦地三种土壤砷含量的超标率分别为2.6%、2.7%、0.7%。土壤砷含量的平均值由高到低分别为:稻田>绿化地>菜地>果园>麦地>自然土壤。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全球变化研究中地质过程研究的背景及其特点,详细论述了国内外地质过程研究的10个方面情况,提出了我国应该优先开展的相关研究课题与选题原则、课题目的、要求等。  相似文献   
3.
土壤重金属(镉、铅、铜)化学形态的地理分异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文章以我国9种主要类型土壤和同一地域的棕壤和四种褐土亚类以及红壤带中的非地带性土壤,如酸、中、石灰性紫色土,探讨了在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的土壤中,重金属Cd、Pb、Cu形态赋存状态及形态的分异特征,如土壤Pb的水溶态、交换态和弱结合态的相对百分含量随土壤地理带的分布,具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异规律。而同一地域各亚类的土壤间差异相对较微小。也探讨了土壤性质,如pH值、有机质与土壤重金属形态区域分异的关系,从而揭示了土壤重金属Pb等元素的形态在南北和东西方向土壤序列中的区域性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铬的土壤化学地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增禄 《地理学报》1989,44(4):449-458
本文以化学地理学的观点,讨论了铬在土壤中的来源,分布规律,迁移和残留累积,生态和环境效应,循环与平衡,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镉含量特征   总被引:61,自引:5,他引:56  
通过对北京市菜地、稻田、果园、绿化地、麦地以及自然土壤6种土地利用类型共595个土壤样品的调查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化地、麦地以及自然土壤与背景值没有显著差别;菜地、稻田、果园的镉含量显著高于背景值。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菜地土壤的镉含量最高,其次为稻田和果园,绿化地以及麦地土壤镉的含量最低。与土壤基线值相比,果园样品有9.5%的样品超出,绿化地与菜地分别有7.7%和4.6%超出。在全部土壤样品中,共有19个样品超标,超标率为3.2%。石景山、门头沟、丰台、海淀等地区的样品超标较多,应该合理规划这些地区的农业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6.
夏增禄 《地理学报》1993,48(4):297-303
本文通过8年研究结果,归纳、分析了中国的砖红壤、赤红壤、红壤、紫红土、黄棕壤、棕壤、黑土、褐色土、灰钙土等主要类型土壤中Cd、Cu、Pb、As的土壤临界含量和土壤环境容量分布特征,发现他们大多数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随土壤类型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分布而分异,具有一定的地带性分异特征。Cd、Cu是由南到北、由东向西增大;而As则相反,由南到北、由东向西减小。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近郊区土壤镍的空间结构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通过对北京市近郊区349处土壤的取样调查,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北京市土壤中镍的空问结构和分布特征。结果显示,镍的空间结构性较好,具有明显的可迁性特点,块金效应所占的比例较大;实验变异函数可用指数模型拟合,利用所得模型进行克立格插值得到土壤镍含量的分布图,发现北京市土壤中,镍的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西北低而东南高的趋势。与北京市土壤镍含量的背景值进行对比,全市土壤并不存在非常严重的镍污染,其空间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制约;但是人类活动、风向、河流等人文和自然条件对镍的空间结构和分布格局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夏增禄 《地理研究》1984,3(3):44-52
本文讨论了岗、坡、洼地土壤水盐的集散。在坡地的水盐状况下,盐份处于强积盐过程中。岗地一般不发生盐渍化,但在高矿化地下水下,虽为薄膜毛管湿润的水盐动态类型,土壤也可能发生盐渍化。洼地虽然处于易积盐的土壤水份状况下,但由于地下弱矿化水带的存在或形成,槽状洼地和某些碟形洼地却常常没有发生盐渍化。本文还讨论了岗、坡、洼地盐份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本书用环境地球化学的观点和方法,在论述土壤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土壤元素背景值的野外调查方法,分析质量控制,统计单元的确定与可靠性检验,影响的因素及其分析方法和背景值图的多种编制方法.对背景值的各种数理统计和土壤元素形成因素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还提出了例列分析和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10.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但是,有些地区由于旱、涝、盐碱的危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研究土壤的水盐运行规律,提出有效控制旱、涝、盐碱灾害的措施,为本区的一个重要生产课题。 华北平原盐分的迁移,与国内外一般干旱地区不同。它的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尤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