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广州都市圈为例,基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等多源数据,运用空间锁链模型、优势流、空间结构指数、引力模型,进行多要素和多维度的空间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各类流要素视角下,广州都市圈都以广州为核心呈单极化发展态势。由于人口迁移距离和方向偏移以及交通的影响,人流、交通流在中心度和网络密度方面的极化趋势较弱;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空间网络结构仍然受到传统“场空间”生长极的影响,核心-边缘结构更明显。(2)广州都市圈内形成了“一核、一轴、一面、多边缘”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空间层级化明显,核心-边缘结构显著,以广州为核心、广(州)—佛(山)为轴线、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为基本发展面,共同带动云浮、韶关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统制造业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POI数据为基础,利用核密度分析法、空间自相关、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以全国唯一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佛山为例,探讨其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0—2017年,佛山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布呈现出“主核心区+次核心区+周边分散”的空间模式,各级聚集区的面积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缩,集聚程度加强。(2)佛山市高新技术企业处于持续聚集的阶段,但是镇(街)之间出现空间差异,南海区与顺德区集聚水平高于佛山市整体水平且持续增长,形成高-高集聚区。(3)在影响因素方面:政策扶持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最大,产业集聚是基础,区位环境关联度较低,高校和人才资源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