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从我国大规模的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开始以后,由于许多新建城市,新建企业的供水需要利用地下水来解决,于是地下水的勘测工作就逐渐成为这些城市和企业,尤其是地表水缺乏地区的城市和企业在建设初期的重要工作之一。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渗透系数,影响半径和地下水流量的主要方法之一,因而抽水试验工作的好坏不只直接影响到对地下水流量的估算,同时也影响到给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而这  相似文献   
2.
应用1987-1989年观测的850份雨滴谱资料,统计分析了武汉和宜昌地区降水的Z-R关系。得出武汉地区:层状云降水Z=200.7 R1.259 对流性降水Z=292.4R1.265 宜昌地区:层状云降水Z=259.3R1.407 对流性降水Z=361.9R1.477。  相似文献   
3.
舟山地区春季海雾的形成和微物理结构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杨中秋  许绍祖  耿骠 《海洋学报》1989,11(4):431-438
1985年4-5月在舟山海域对春季海雾的形成和微物理结构进行了现场观测研究.初步结论是海雾由西南或东南暖气流在冷海面上平流冷却形成,有利的天气形势有:鞍型气压场、冷锋、气压东高西低、切变线和弱低压的暖区.海雾的微物理结构因气流来向不同而有差异,可分为两类.在受陆地影响的西及西南气流中的大陆性雾,雾滴浓度较大,达48个/厘米3;雾水中含有较多的NH4+和SO42-,较少的C1-相反,海洋性的东南气流中的海洋性雾,雾滴浓度较低,仅31个/厘米3,NH4+和SO42-的含量少,但要C1-的含量多两类雾中,滴谱分布密度函数也是不相同的.但含水量无多大差别平均为0.10-0.15克/米3,最大值可达0.5克/米3.  相似文献   
4.
天然洞围岩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常士骠 《岩土工程技术》2004,18(2):72-73,77
天然洞体不稳定是绝对的 ,稳定是相对的。天然洞体围岩的顶板、底板、侧面三者的稳定 ,顶板的稳定最重要。顶板的稳定性 ,与天然洞体的形成原因 ,岩面的成层条件、断面形状、裂隙情况 ,漏水情况 ,天然洞体形成和稳定的时间 ,山体的地质构造条件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工程地质发展到今天,定量计算方法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有力工具,对各类工程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稳定性分析,无一例外地都会应用到各式各样的定量计算方法。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工程场地会更加复杂,会面临许多新的工程地质问题;这迫使我们发展或改进相应的计算方法,其中数值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委员会首届学术会议于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日至十日在苏州召开。这次学术会议是我国工程地质界一次空前的盛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各生产部门,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共二百人。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地质部、国家建委,苏州市科协等部门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并给予了具体帮助和指导。这次会议是在全党全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新形势下召开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将是我国工程地质事业发展吏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群井开采试验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是一种给人以直观而有效的勘察手段,但这种方法耗资大,周期长,在多数情况下不宜直接作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和衡量B级允许开采量精度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岩土工程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回顾了中国岩土工程的发展过程、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并讨论了岩土工程勘察施工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杭州城市蔓延评估体系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快速城市化中,中国的城市蔓延现象日益突出.在分析城市蔓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探究了中国城市蔓延与西方城市蔓延的区别,并发现城市蔓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先从传统的空间形态角度,在借鉴和综合多种西方城市蔓延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来初步构建城市蔓延的评估体系,再从经济社会的角度,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法求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协调度,利用有关协调度的函数来对评估体系的进行修正.然后,具体以杭州市为例进行了实际测算,结果表明杭州的城市蔓延处于较严重的等级,这与从空间形态图上的判断基本一致.最后,在分析杭州城市蔓延产生原因和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对城市蔓延问题的治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从经济增长模式、投资模式、征地补偿、城市交通和规划制定与实施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