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于GDELT数据,通过构建语气指数、冲突语气均衡度、冲突事件集中度、事件时维记忆性等指标,定量分析2013—2020年中亚、东盟国家在有关中国的事件上的语气态度,辨识异常时段并追踪事件,从媒体事件角度识别和判断区域风险,进而揭示对中国的地缘关系。结论如下:中亚、东盟关于中国事件的语气态度以合作为主,语气指数表现出“尖峰肥尾”和对称性等特征,两区域存在冲突语气频繁波动的相同时段;相较东盟,中亚关于我国的冲突语气更不均衡、冲突事件高集中度时段更短少;以半月为单位,两地冲突事件的前时段会对后时段产生正向影响,以季度为单位,中亚仍为正向影响,而东盟则倾向产生逆向影响;中亚主要风险为公共卫生健康、恐怖袭击和民族宗教问题;东盟主要风险有公共卫生健康、领土主权受侵、境外犯罪、边境风险、空难、项目受阻、恐怖袭击等。研究建议,我国应加强对中亚、东盟的媒体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对待中亚区域风险当以“重视阶段性”的防范方针,采取“积极平复和审慎对待”的策略,优化民族和宗教政策;对待东盟当以“重视长时距”的合作布局,在法律完善、防暴防恐、打击犯罪、提升公民文明行为等方面强化地缘合作,优化地缘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