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我国西北地区“5.5”强沙尘暴的危害状况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3年5月4—6日,我国广袤的沙漠戈壁地区及其东缘发生了强沙尘暴,席卷了新疆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疆戈壁、甘肃省河西走廊、内蒙古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宁夏平原及河东沙区和沙黄土地区,涉及总面积约110万 km~2;其中以5月5日张掖及其以东沙尘暴为最强,涉及范围约40万 km~2。这次沙尘暴的覆盖面为4个省(区)  相似文献   
2.
论北半球三大温带草原农垦与沙漠化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赵兴梁  杨根生 《中国沙漠》2002,22(5):446-451
我国东北西部和内蒙中东部,与北哈萨克斯坦、美国中西部大平原为北半球温带三大肥沃草原。雨量在300~ 400mm之间,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于畜牧业,实为天然的殷实草原。文章根据调查材料和文献提供了有关这三大草场大规模农垦旱作以致变成沙荒、沙漠化土地和尘源的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3.
甘肃特大沙尘暴的危害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19,他引:18  
甘肃河西走廊于1993年5月5日14—20时发生特大沙尘暴。黑霾一般高度为300—400米,最高700米;锋面前移速度平均为50—60公里/小时,最大76公里/小时;瞬时风速在20米/秒以上,最大达34米/秒;能见度为0—100米。这次沙尘暴给灾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2.36亿元。根据典型地区调查分析,灾情多发生在防护林不够完整的老绿洲和新垦灌区。为此,建议应进一步完善由沙生植被,大型阻沙林带和护田林网组成的绿洲防护体系,加速新垦区林网化建设。封育现有天然沙生植被。新垦荒地多种具有覆盖作物性质的小麦,不种或少种瓜类,棉花,甜菜等不耐风蚀沙割的双子叶作物。  相似文献   
4.
原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的创始人和首任所长朱震达研究员,于2006年9月30日4时20分在北京不幸逝世。惊悉这一噩耗的时候,我心情非常伤感,悲痛至极。  相似文献   
5.
甘宁蒙陕农牧交错区不宜大规模开垦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通过对甘宁蒙陕农牧交错区的自然特征和生态功能、人类活动对该区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状况、国内外开垦草原的教训等方面的分析、论证,说明该区不宜大规模开垦,并提出该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