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自然地理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赵协中 《极地研究》1992,4(1):36-41
在南极中山站利用甚低频传播手段观测太阳耀斑爆发及极区粒子沉降对低电离层的影响。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共观测到 6 0次太阳耀斑爆发事件 ,其中最大的一次耀斑爆发引起低电离层等效反射高度下降 8.7公里 ,X射线 (1 - 8A)峰值流量为 3 .5× 1 0 - 2尔格 /(厘米 2·秒 ) ,造成中山站至北京的短波通讯中断 1小时。在这次耀斑爆发 5 8小时以后 ,又观测到在南极地区有粒子沉降事件 ,并引起低电离层等效高度下降 3 .3公里。  相似文献   
2.
3.
赵协中 《极地研究》1990,2(2):51-60
在南极长城站观测甚低频(VLF)波时发现,夜间奥米伽导航系统的B台在10.2kHz发射天线激励起准TE_1模,夜间沿西南方向远距离传播时准TE_1模成为优势模。并发现英国鲁格伯(Rugby)GBR台发射的16.0kHz信号在13660.7km距离上,在日出过渡期,模转换干涉有时会引起传播相位周期滑移。在这种情况下获得TM_1模转换成准TE_1模的转换系数不小于0.28。  相似文献   
4.
南极夜间准TE1模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协中 《南极研究》1990,2(2):51-6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