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双版纳的旅游文化特质和旅游再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清华  肖玲 《热带地理》2002,22(2):156-160
针对西双版纳旅游在管几年出现趋缓的态势,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旅游文化开发不利。在分析了西双版纳的旅游文化特质的基础上,指出了旅游文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文化对策:注重文化创新,明确文化功能分区,改进现有的旅游线路,组建旅游研究与开发机构以及以名人文化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广州市居民食品购物行为问卷调查数据,利用交叉频数、卡方检验和对应分析,通过网购食品者同不网购食品者、不同区位网购食品者、不同网购食品频率者的对比,分析了网络购物影响下广州市居民购买食品行为的一般特征和空间特征。结果发现:1)网络购买食品的接受度总体不高,传统实体购物模式仍占主导,网络购买食品对实体店购买食品有一定的替代效应。2)网络购买食品对居住地周边商店负面影响较大,对商业区影响很小,超市和百货公司休闲零食、地方特产类食品销售会受到一定负面影响,生鲜类商店所受影响较小。3)不同区位居民网购食品的频率差异较小,单次花费、时间和网购原因空间差异较大,实体购物条件差的居民更倾向于网络购买食品,验证了Anderson等提出的“效率假说”。4)网购食品者的实体购物出行目的休闲性增加,周末购物出行更频繁,网购食品频率高的居民购物出行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3.
基于广州市居民网络购物行为调查问卷和电子地图兴趣点(POI)数据,从全市和不同区位2个空间尺度,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商品特征、空间环境及物流快递4类因素对居民网购频率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影响因素在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区位产生作用的因子个数、作用强度和作用方向存在差异。影响因子数量在全市域范围最多,远郊区最少。各因子总体上在近郊区和全市域作用强度大,在远郊区最弱。退货服务重要性在近郊区和中心区作用方向相反;② 部分空间环境因子对网购频率有影响,城市化水平、商业中心可达性在全市域范围有影响,居住地城市化水平越高、离商业中心距离越近的居民网购频率越高,支持了创新扩散假说。快递点数量在中心区有影响,居住地快递点数量越多的居民网购频率越高。其它空间环境因子没有显著影响。③ 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因素对网购频率影响较大,性别、年龄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其次是学历、职业,月收入影响最小。商品特征、快递物流因素各因子在不同区域对网购频率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角度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进行阶段性分析,按建城 过程的生态思想分析生态自发阶段(前工业社会)、生态失落阶段(工业社会)和生态觉醒 阶段(后工业社会)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认为在人与自然经历“依赖-对抗-调节” 的过程中,城市的人工空间与自然空间也由相融、脱离到再次协调;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由弱单中心结构转变为同心圆模式,再发展为主副多中心模式.  相似文献   
5.
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清华 《热带地理》2003,23(3):279-283
回顾了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重点分析了具有生态城市思想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并将其分为四类模式:风水模式、人本主义模式、技术模式、发展生态模式,认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发展生态模式,其构成要素、布局特点等则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