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热水中某些化学组分做了采样后立即测定与放置不同时间测定的对比,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对Ca~(2+)、Mg~(2+)、HCO_3~-的测定结果基本反映了井口水样的真实含量。文中还针对影响热水pH值测定的因素提出了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在苏联所有地震区就地震预报而进行的水文地球化学和流体地球动力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从83个台站组成的庞大的观测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涉及到大约40个水文地球化学和流体地球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联系本地区的地震活动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对常规观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水文地球化学前兆进行了分类。指出了由前兆物理化学性质而定的水文地球化学异常的几个特点、给定地区的地质条件和预期地震活动的特点。给出了数据分析的一些复杂的统计方法和根据水文地球化学方法预报的几个地震实例。发现水文地球化学和流体地球动力学前兆对短期预报非常有效。讨论了能引起水文地球化学前兆的可能机制。简短地叙述了苏联用于水文地球化学和流体地球动力学观测的精密自记装置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4.
在网络环境下客户端对大规模的三维空间模型进行可视化时仍存在着渲染时间长、计算量大等诸多问题,表现为模型遮挡剔除计算效率低、模型数据传输效率低以及渲染不同模型时存在性能和质量不平衡问题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针对不同的空间模型剔除粒度的优化选择策略、基于WebGPU计算管线的遮挡剔除算法和基于多线程的大规模三维空间模型数据快速调度方案,降低了离线遮挡剔除方法的预处理时间消耗,提高了模型切换的效率和场景渲染的速率。开发了基于Web的大规模三维空间模型可视化原型系统,开展了不同尺度的三维模型加载与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网络环境下大规模三维空间模型数据可视化的加载和渲染时间,增强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地球化学温标计算了冀中地区深井蓄水层的温度,并用不同温标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进而研究了温度对CaF_2等难溶化合物溶解度,水—岩氧同位素交换和离子交换反应,水—岩化学反应以及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指出与上述作用有关的组分,如,SiO_2、F~-、HCO_3~-、H_2、He、δ~(18)O、Na/K等是对地下水温度变化敏感的组分,震前有可能观测到这些组分的前兆变化。  相似文献   
6.
<正> 1 地质概况 黔南汞矿带(即三都-丹寨汞矿带)之金矿,与已知汞矿床(点)形影相伴,关系密切。“三丹”汞矿带是我国著名的汞矿带之一,矿带位于贵州南部,轴缘断裂之西侧,南北长50km,东西宽 7 km,面积约350 km~2。有大、中、小汞矿床(点)29个,分为两个矿田,北部叫水银厂矿田,南部叫交梨矿田,矿床以断裂型为主,少部分属综合型。含矿围岩主要是寒武系中统都柳江组(过去叫排城组、大发洞组)、上统杨家湾组、三都组及下奥陶统锅塘组含粉砂质、泥质碳酸盐类岩石。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及重晶石化等。  相似文献   
7.
王永才  张根深 《内陆地震》1992,6(3):252-257
探讨了以氡为主的断层气测量结果与断层活动性的关系;并讨论了土质、土壤、含水量、取样深度等对断层气氡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冀中地区深井热水中CO_2、HCO_3及其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并根据其δ~(13)C值分析了地下水中溶解无机碳化合物的来源,结果表明,冀中拗陷内基岩地下水溶解无机碳主要来自碳酸盐的变质作用,其次来自土壤和大气CO_2随地下水的渗入;而沧县隆起的济1井,黄骅拗陷内的孔20和徐7井除上述来源外,还有生物化学作用产生的CO_2。冀中拗陷变质生成的无机碳化合物,可能是映震的灵敏组分,在地震地球化学监测中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9.
从创意企业集聚到创意空间:理论架构与核心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产业发展既重构了大都市产业空间与文化社会空间,又促成大都市功能提升与结构优化。内城新经济研究认为大都市创意产业发展,既孕育了创意空间,又对其有高度依赖,但是对于创意空间的内涵与认知却众说纷纭。梳理国内外研究发现:(1)创意空间形成的基本路径是创意企业集聚;(2)创意空间在本质上是创意阶层与创意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形成的具有地方性和创新性文化特质的场所;(3)创意空间在现实社会中常见典型代表是创意产业园、创意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城。  相似文献   
10.
基于卫星遥感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在城市景观结构、功能及其变化中起重要作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城市绿地格局研究已成为热点。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城市绿地景观遥感分类方法、景观格局指数的选择及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驱动力分析的具体内容,分析出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研究在数据源和景观格局指数选择时所存在的不足,并且从遥感数据源、分类方法、景观指数筛选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综合的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