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新课标、新课程需要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单元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地貌”单元为例,分析了单元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从课程标准、教科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探讨。文章通过设立单元情境、设计问题链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刘承良  闫姗姗 《地理学报》2022,77(2):331-352
专利转移是国家和地区获取外部技术的重要通道,也是刻画技术流供求关系最直接的方式。基于全球—地方视角,本文建构了技术转移的跨国—国内城际双通道理论框架,融合社会网络、GIS空间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尝试刻画中国城市跨国城际技术通道的空间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中国跨国城际技术通道网络的空间异质性显著但随时间逐渐减弱。② 跨国城际技术通道加速东移,从北美和西欧(以美国纽约湾区和硅谷地区技术创新中心、加勒比海离岸金融中心、伦敦全球金融中心等为核心)快速向东亚(以日本东京、韩国首尔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和东南亚(以新加坡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扩展,中国对美国和西欧的专利技术依赖性明显减弱。③ 以北京、上海、深圳—中国香港、台北—新竹为核心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台湾北部四大创新集群成为中国跨国城际技术流的集散地和全球性技术创新枢纽。中国香港凭借跨国公司及分支机构云集及离岸金融低税收优势,技术中介作用不断增强并成为技术转移的首位城市,而中国台湾的核心作用不断减弱。④ 国内通道的规模、强度以及城际紧密度有利于跨国城际技术引进通道的扩展;此外,地方经济实力对跨国联系通道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技术实力和对外经济联系程度则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专利转移活动日趋活跃。借助复杂网络分析和负二项式回归分析,探讨中国对外专利引进网络和专利输出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专利转移网络日益稠密,参与专利转移的国家或地区数量不断增加,且专利转移网络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欧洲、北美和东亚形成的“三足鼎立”格局逐步取代了欧美长期主导中国对外技术交流的“两极”格局。(2)在对外技术转移网络中逐渐形成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内地三大核心枢纽。中国内地技术进步明显,逐渐成为网络最大的核心,其专利引进规模一直大于专利的输出规模,但专利输出的增长速度更快。台湾省一直以技术输出为主导;香港特别行政区则一直扮演着技术中介的作用,技术输出和引进较为均衡;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作用并不明显。(3)从跨国专利转移规模的影响因素中发现,加大研发投入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可以缩小技术差距以促进专利转移,畅通的技术通道确保了专利转移的持续进行,国民经济水平也存在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地理邻近性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