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河南淮北平原砂姜黑土综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南省淮北平原砂姜黑土与低洼易涝区呈复域分布。涝、渍、旱、僵、薄灾害并在,严重。过去,灾害防治缺少区域综合研究且没有与区域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因此,今后的灾害防治应当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区域综合研究与部门技术研究结合;综合研究控制部门研究,部门研究深化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线南水北调概况与区域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指出调水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好坏双重影响。但总的说来,绝大多数地区利远大于弊,仅极个别地区利害“均等”存在,甚至是有害无利。作者认为,不论何类地区除采用必要的工程措施外,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生产布局是水资源合理利用、调水区域经济发展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通常所说的黄淮海平原,北起燕山南麓,西抵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东麓,东濒黄海、渤海、南以淮河干流和苏北灌溉总渠为界,是我国最大的冲积平原,许多气候学家和地理学家都把淮河干流看成是我国东部地区亚热带的北界,这样,黄淮海平原主要属于暖温带气候。但是,这个南北长东西窄(长与宽之比最窄处为6:1,最宽处为3:2)的大平原,南北的地带性差异仍然相当明显。就降水讲,南部多水地区为少水地区的两倍,暖温带多变的降水、径流,自南而北由多而少。集  相似文献   
4.
一、前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国外科学技术的引进,水文地质和水文工作者对地下水的研究有一定的进展。例如,非稳定流理论的研探,电子计算机和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等。但是,由于多专业多部门同时研究地下水,也使地下水的有关概念、定义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例如,储量和资源;调节储量和调节量,甚至把储量分类与储量计算方法等同起来,说什么四大储量法和地下水动力学法等。已经过时将被淘汰;现在,又有人使用《固定储量》等概念。有人说  相似文献   
5.
前 言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第一大平原,包括冀、鲁、豫、皖、苏五省和京津两市的300个县(市),面积30万平方公里,耕地2.7亿亩,农业人口为1.6亿,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为有效的防治本地区的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把农业生产搞上去,据我们在这个地区的调查研究和试验工作,对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开发的水利措施提出一些看法供领导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砂姜黑土是黄淮海平原主要低产田之一。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改造利用砂姜黑土增产潜力很大。目前,国内对砂姜黑土的研究已从单纯土壤学或土壤地理学的观点发展到按生态学理论进行综合性研究。近十年来,砂姜黑土集中分布的安徽和河南省的农科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定点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我所和项城县有关部门自1982年开始,对周口地区的砂姜黑土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在项城县黄夏庄进行了定点试验研究。本文仅就项城县砂姜黑土进行概略分区。企图探讨县内砂姜黑土的区域差异并据此提出分区治理与区域资源开发意见。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项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淮河主要支流—颍河南岸。总土地面积1071平方公里。该县是我国中原地区和河南省淮北平原的典型农业县之一。近年来人口增加很多,耕地减少很快。现有人口94万,耕地100万亩。项城县既没有发展工业的矿产资源又缺乏象一般山区那样发展林牧副业的优越生物资源。象这样一个人均耕地少农业不发达的低产县,如何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呢?我们认为能否合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是个关键问题。现据有关资料和工作中体会简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砂姜黑土是一种颜色偏黑,土层中含砂姜的古老耕作土壤。它是黄淮海平原主要低产土壤类型之一。据有关资料介绍,全国共有砂姜黑土4700万亩,黄淮海平原约占三分之二。我省砂姜黑土面积约为1460万亩(南阳盆地500万亩)。周口地区有砂姜黑土345.5万亩,占全省砂姜黑土总面积的23%和黄淮海平原的35%。 砂姜黑土虽然颜色偏黑,但有机质含量并不算高。据研究资料,面广量大的低肥砂姜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典型砂姜黑土集中分布对沈丘,项城和商水三县的耕作制度演变过程及农业生产条件与耕作制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耕作制度改革的意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