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基于拖带坐标法建立了岩层大变形的一维非线性微分方程,然后用解析与数值方法研究了变刚变,可伸缩岩层在侧向压力及自重作用下的分叉特性,初步揭示了褶皱岩层初始挠曲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4.
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的邀请,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地震研究所专家潘林、别洛斯留得采夫、库尔什格娃于2001年3月12日至3月17日来我局进行了工作访问。访问期间双方专家就综合预报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员朱令人、研究员王海涛、高级研究员别洛斯留得采夫还分别做了《地震复杂性前兆及高维统计预测》、《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及其应用》、《地震短期预报》的学术报告。哈方专家还考察了乌鲁木齐基准台、红山地震台和乌什城遥测台。  相似文献   
5.
北海道经过四期开发,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但仍存在问题,应充分利用它的优势因素,把北海道建成“教育和科研基地”、“观光和休假地”、及“国际化的交流据点”等。  相似文献   
6.
7.
大型断裂系统在古板块研究中的意义──以中亚地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亚地区由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塔里木等三个古板块构成。研究发现,三个古板块均对应着各自具有特征的大型断裂系统.后者的表现是:各断裂系统中主要的一组断裂与对应的古陆缘平行,而次要的一组断裂与对应的古陆缘垂直或呈大角度斜交,也表现在每个大型断裂系统内部运动学的协调性。本文还讨论了大型断裂系统的研究在古板块划分、恢复古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特征和复原古板块原始形态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天山库勒湖变质岩系的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勒湖变质岩系以断片形式出现于南天山造山带中,出露宽度约3.5km。主要由层状大理岩、黑云母石英片岩、糜棱岩化大理岩和碳质灰岩组成。黑云母石英片岩的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为606.3±4.39Ma,薄层碳质岩中产晚元古代的疑源类化右和微古植物碎片,如黑色六面膜片Brocholaminarianigrita等。该套前寒武系发育有4期变形:第1期变形发生于606.3Ma左右,形成矿物的生长线理和片理、大理岩;第2期变形形成于370~335.51Ma,为变质岩系的主变形期,表现为拉伸线理、流劈理及韧性剪切带的形成;第3期变形成生于259Ma左右。以发育开阔褶皱,平卧、翻卷褶皱及拉伸线理的褶皱为特征;第4期变形主要为脆-塑性变形,可能发生于146Ma左右,发育有脆性道冲断层、破劈理和引曳褶皱。这4期变形反映了南天山造山带中的构造演化热事件。  相似文献   
9.
本刊曾于2003年第10期刊发了王振国等同志撰写的《企业参与是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一文后,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中国国土资源报》曾全文转载。本篇是前文的姊妹篇,可结合起来阅读。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的光荣传统,也是新时期特别要大力弘扬的优良工作作风。希望我们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者,特别是基层从事具体业务的同志们能及时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认识提高。也希望王振国同志及他的战友们有更多这样的佳作问世。  相似文献   
10.
壳有限元方法是目前较先进的分析地震活动断层作用下埋地管线反应的方法, 但是由于受断层错动影响的管道一般较长,因此该方法需要较大的计算资源. 本文提出一种等效边界方法,可以克服现有壳有限元方法的缺点. 埋地管线在地震断层作用下的大变形反应往往只发生在断层附近,而离断层较远处管段的变形反应相对较小.本文从理论上得出一个等效边界,以非线性弹簧的形式应用到壳单元分析模型的两端,替代模型以外管段的影响. 这样只需对感兴趣的发生大变形的管段进行壳单元建模型,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壳有限元方法需要大量计算机时和资源的缺点. 与现有的壳模型固定边界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等效边界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