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天目山区西起浙皖边境的清凉峰西麓;东达莫干山东缘,与杭嘉湖平原相接;北以东苕溪、西苕溪上游谷地为界;南至杭(州)徽(安徽绩溪)公路一线,与千里岗、昱岭相连。主峰海拔1787米,最低点海拔9米。全区面积约6400平方公里。 根据天目山区景观的内在矛盾性与多样性,在采取全面整治措施前,要确定当地的建设方向和目标。鉴于天目山区丰富的植被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紧靠上海经济区的优越地理位置,应把天目山区的建设方向和目标定为:1.建成我国东南重要的森林植被自然保护区、科研基地、森林风景旅游区和避暑疗养胜地;2.大力发展林业生产,建立浙苏  相似文献   
2.
陈初才 《地理研究》1989,8(3):42-50
我国方志是反映各种区域时空实体的文化载体。方志的演化可分先秦至西汉。东汉至南宋和南宋以后三个时期。与西方方志比较中国方志具有重区内、轻区间;重人文,轻自然和含“天—地—人”的原始系统论等特点。新方志可有资料性、知识性和研究性三种类型。创新方志应该从“方志乃一方全史”说中解脱出来,加强区域研究。  相似文献   
3.
阐述世界地理学发展史上两种形态,比较中、西方地理学的特征,探讨地理学转变中面临三大任务,有必要建立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地理学,提倡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地理观研究。  相似文献   
4.
5.
本区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山区。从历史地理角度来看,在7000年前,区内亚热带森林茂密成片,珍稀动植物种类丰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在激增,人类活动范围在扩大,范围扩大的顺序是:河谷平原→岗地丘陵→低山中山。在此过程中,山林渐遭破坏,珍稀动植物乃至灭绝,水土流失日趋加重,以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为改善本区生态环境,应树立人与自然共生、协调观念,建立合理的农业结构和作物布局。  相似文献   
6.
天目山区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目山(附图)在浙江西北,西起浙皖边境的清凉峰,呈南西-北东向、经西天目山、东天目山,由莫干山到湖州逐渐倾伏于太湖平原,全山长约130公里,宽约20—40公里。 这里植物资源丰富,素有树木“高、大、古、稀”,“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之称,被誉为“天然植物园”而受到中外植物学者的关注。现已将该山地的四个地区开辟为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