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2.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亚地震带这两大地震带的交界处,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因此加强中学生的地震灾害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指导意义。从《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考证,我国中学地震灾害教育主要集中在高中阶段,故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地理的地震灾害教育展开研究,分析当前高中地震灾害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尝试提出建议及一些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3.
马旭丹  刘宁 《地理教学》2012,(24):42-43
"季风"是"大气圈"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行星风系与气候之间关系后,进一步认识特殊气候季风的成因,符合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季风"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达到(上海)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在上海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