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实验研究揭示出 ,微量水的加入将会使遭受应变的岩石强度降低 ,产生弱化效应 (Griggs和Blacic ,1964) ,同时导致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地壳岩石由脆性向韧性转变 (Kennedy和Logan ,1998等 )。早期开展的大量实验研究充分证实水对于应变晶体内部位错的影响是水解弱化机制的主要方面。 ( 1)合成的“湿”石英单晶中 ,水促使柱状位错环成核 (McLaren等 ,1989)。对这种弱化 ,许多种解释是从Griggs等 ( 1964)的假设中演化出来的。假设①对弱化起作用的水是以离散的、与水有关的点缺陷形式出现的 ,这种点缺陷在 …  相似文献   
2.
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利用地形图、海图和遥感影像等资料,提取1863~2012年共6个年代胶州湾海岸线位置,量算5期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量,制作各期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及不同开发利用方式面积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近150 a时间里,胶州湾海域面积减小41%,减小速率最大可达3.71 km2/a;1863年以前,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完全受自然因素控制;1863~1935年,自然因素是主控因素;1935~2012年,人类活动是主控因素;1863~2012年,填海造陆等开发利用方式导致的胶州湾海域面积变化数量逐期增加。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0年4—5月国家基金委南海多学科综合航次在南海中部和北部的调查资料,利用抽真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中溶存甲烷浓度,分析了该海区上层海水中溶存甲烷的浓度、饱和度及海气交换通量。南海中部和北部表层海水中溶存甲烷浓度范围为1.15—5.6nmol·L?1,平均值为2.2nmol·L?1,饱和度范围为59.7%—298.8%,59%站位的溶存甲烷处于过饱和状态。甲烷海气交换通量范围分别为?17.7—61.3μmol·m?2·d?1(根据 LM-86方程计算)和?27.9—119.6μmol·m?2·d?1(根据 W-92方程计算)。南海是大气中甲烷的来源之一,年甲烷辐射量估算值为2.7×10?2—4.0×10?2Tg·a?1。  相似文献   
4.
Settling particulate matter(SPM) is widely used to describe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We have investigated here the SPM collected with a time-series sediment trap in the Heini Bay,Weihai,Shandong Peninsula,China,during the super typhoon Muifa(August 2011,maximum wind speed 55 m/s).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for 18 days.By analyzing the particle flux,grain size,and loss-on-ignition(organic matter content) of SPM we found dramatic changes in these parameters,induced by typhoon Muifa for about 6 days.With the arrival of typhoon,the daily SPM fluxes increased sharply to the maximum at 76.4 g/(m~2·d) on the first day and this increase is about 9 times of the normal value,and after 6 days the SPM decreased to the normal value gradually.Other parameters,such as grain size of SPM and organic matter also experienced similar changes.Using these SPM parameters,we divided the settling progress by cluster analysis into three phases:strong(for 3 days),weak(for 3 days),and zero typhoon impact.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横贯南极山脉休斯陡崖花岗质岩体的岩石成因,对其开展了岩相学和岩石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休斯陡崖岩体主体岩石为二长花岗岩,后期被细粒二长花岗岩岩脉侵入。二者都具有高硅、富碱和高钾特征,里特曼指数小于3,岩石铝饱和指数(A/CNK)值小于1;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布型式具有Rb、Th、U和K元素富集,Nb、Ta、Nd和Ti等元素亏损特征;稀土元素总量偏低,轻稀土富集。主期二长花岗岩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式具有轻微的负Eu异常,而岩脉具有正的Eu异常。休斯陡崖岩体的岩石类型为钙碱性准铝质I型花岗岩,源区为下陆壳,并伴有幔源物质的混入。在源区,岩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斜长石、钛铁矿、金红石和磷灰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为与俯冲作用有关的火山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原有钢管混凝土柱无梁楼盖结构开裂的情况下,对钢筋混凝土柱沿正截面粘贴碳纤维,柱端位置横向包裹碳纤维三个条带来加强对受拉碳纤维的约束作用,提高其整体强度,并检验被加固结构在侧移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根据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应变-位移曲线,分析了结构的耗能能力、延性系数等抗震指标,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1对流层污染测量仪(MOPITT)概况 MOPITT(the Measurement of Pollution in the Troposphere)测量仪搭载在美国地球观测计划(EOS)Terra卫星上,该卫星于1999年12月18日成功发射。Terra卫星采用高度为705km,太阳同步轨道,地方时上午10:30通过赤道,3d对整个地球观测一遍。根据气体相关放射性测量学原理,MOPITT测量对流层的CO浓度(体积混合率)和总柱CO和CH6含量(卫星与地球之间一个大气柱里单位面积分子总数)。  相似文献   
8.
长岛县海岛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指标体系模型,探讨了长岛县海岛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计算了海岛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应用计算得到的综合指数对海岛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海岛资源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
开展风尘沉积研究对于了解源区气候变化和大气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高分辨率电子探针技术,通过对铁锰结壳中风尘指示因子(Al沉积通量)的年际变化研究,探讨低纬度铁锰结壳中风尘沉积特征。结果显示:在过去近70 Ma中,低纬度铁锰结壳Al沉积通量平均值为300.5  μg/(cmka),并且记录了南、北半球的不完整风尘史。在晚白垩世-晚中新世期间,M06铁锰结壳位于热带辐合带之南,受南半球风系影响,其Al沉积通量大小反映了环太平洋区域火山活动强度;晚中新世后,受北半球风系控制,M06铁锰结壳Al通量的变化反映了亚洲风尘源区构造和气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悬浮泥沙的粒径分布特征不仅体现了悬浮颗粒态物质的存在状态,而且可以指示水动力及再悬浮作用的过程和强度,因此研究悬浮泥沙粒径分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ie理论建立悬浮泥沙平均粒径反演模型,结果表明,悬浮泥沙后向散射系数与其平均粒径的三次方线性关系明显,4个波段(412nm、443nm、555nm、667nm)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均在0.93以上,拟合误差最小值为16.6322%(412nm),最大值为20.3143%(667nm)。利用QAA算法从MODIS影像上反演研究区域悬浮泥沙后向散射系数,并结合反演的悬浮泥沙浓度推算研究区域表层悬浮泥沙的平均粒径。对比发现,近岸高悬浮泥沙区域的反演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相关研究可以为深入开展陆海相互作用、海洋生态系统演变和海洋参与全球碳循环等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