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结构面对工程岩体的强度及其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在工程选址时常会首先考虑花岗岩作为其地基或围岩,而钻孔揭露的是目标深度岩体最直接的数据。以广东深圳的大亚湾花岗岩体为例,结合地质背景,研究钻孔方向上结构面的分布规律。钻孔方向上花岗岩结构面主要为构造结构面和表生结构面。首先,对比沿钻孔方向花岗岩体中结构面与地表结构面的倾向与倾角,在同一场址区,受到同一构造作用影响,钻孔中与地表节理的产状分布类似。其次,研究沿钻孔方向结构面的间距(直接影响岩体的RQD值),通过间距分组和回归分析,发现结构面间距与其频数具有明显的幂函数关系,且该关系式与RQD值相关。  相似文献   
2.
崔江利  黄向春 《地学前缘》2013,20(4):299-304
查干花钼矿是中蒙边境地区近年来找矿勘探的又一重要突破,矿床成矿元素主要为钼、铋和钨。利用现有工程资料,对矿床进行三维建模,并以克里金法分析各元素变异函数。变异函数模型拟合结果显示,Mo、Bi和W的块金值依次为0.003 884、0.020 534和0.009 6,各方向上变程依次为125~217 m 、224~125 m和124~178 m。矿床三维模型中成矿元素分布等值线图显示,钼矿化相对连续均匀,铋其次,而钨的矿化分布比较凌乱。钻孔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钼和铋相关性为0.3,而钨和钼铋均为负相关。结合矿床地质研究表明,钼细脉呈星点浸染状矿化且矿化受斑岩体控制,而钨矿化受石英脉控制。据此推测出矿区内可能存在两次矿化,前期高温钨铋热液脉型矿化受到后期斑岩型矿化的干扰,亲氧元素钨被稀释分散,而亲硫元素铋被部分活化,并随钼一起沉淀。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TSP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2004—2008年沙尘暴观测站网哈密、塔中与和田的TSP观测资料,同时结合铁干里克、民丰和喀什2007年4月开始的TSP、沙尘天气等相关资料,给出了塔里木盆地TSP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影响TSP质量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塔里木盆地东部TSP质量浓度最低,南缘最高,往盆地的西缘逐渐降低,塔中一直处于较高值。影响TSP质量浓度高低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沙尘天气,沙尘天气日数越多,则浓度越高。②2004—2008年TSP年平均质量浓度哈密最低,其次为塔中,最高为和田。③2004—2007年哈密、塔中与和田TSP平均质量浓度春季最高,其次是夏季和秋季,冬季最低。④哈密、塔中与和田2005—2008年TSP质量浓度每年不同时间段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利用塔中气象站地面辐射等气象资料结合PNIO(空气动力学当量≤10um的悬浮颗粒)质量浓度资料,以2007年4月15日晴天辐射特征为背景对4月22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发生的沙尘暴天气进行局地辐射特征和沙尘气溶胶与净辐射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白天沙尘的辐射强迫对地表有冷却作用,夜间起保温作用。观测期间,总辐射日峰值减少量为507W/m^2,地面长波日峰值增加量为185w/m^2,地面净辐射能量收支表现为白天的日峰值减少量为198w/m^2,夜间的日峰值增加量为40W/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